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龙脑饮子

龙脑饮子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龙脑饮子

药方名称龙脑饮子

处方砂仁瓜蒌根,各三两;藿香叶二两四钱,石膏四两,甘草(蜜炒)十六两,大栀子仁(微炒)十二两。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蕴积邪热、咽喉肿痛,赤眼口疮,心烦鼻衄,咽干多渴,睡卧不宁,及除痰热咳嗽,中暑烦躁,一切风壅,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一钱至二钱,用新水入蜜调下。

又治伤寒馀毒,潮热虚汗,用药二钱,水一盏,入竹叶五、六片,煎至七分,温服,并食后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局方》卷六:龙脑饮子

药方名称龙脑饮子

处方砂仁3两,瓜蒌根3两,藿香叶2两4钱,石膏4两,甘草(蜜炒)16两,大栀子仁(微炒)12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大人、小儿蕴积邪热,咽喉肿痛,赤眼口疮,心烦鼻衄,咽干多渴,睡卧不宁,及痰热咳嗽,中暑烦躁,一切风壅。或伤寒余毒,潮热虚汗。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中国医学大辞典》引作“龙脑饮”。

摘录《局方》卷六

猜你喜欢

  • 胆星丸

    《直指小儿》卷一:胆星丸药方名称胆星丸处方牛胆南星半两,朱砂2钱,防风2钱,麝1字。制法上药用腊月黄牛胆汁和南星末作饼子,挂当风处49日,和药末研细,浸牛胆皮汤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镇心压惊,利痰

  • 六半汤

    药方名称六半汤处方白芍药6两,甘草半两(炙)。功能主治热湿脚气,不能步行;血虚,腰腿疼痛。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钱半,用水1盏,煎至6分,去滓,入无灰酒少许,再煎数沸,食前热服。摘录《魏氏家藏方

  • 橄榄膏

    药方名称橄榄膏别名痫症橄榄膏处方橄榄10斤。制法砂锅内煮数滚,去核,入石臼内捣烂,仍入原汤煎腻出汁,易水再煎,煎至无味,去滓,以汁共归一锅,煎浓成膏,加白明矾8钱,研细入膏和匀。功能主治癫痴,及肝火上

  • 交肾汤

    药方名称交肾汤处方熟地、枣皮、山药、茯神、黄连、肉桂。功能主治心肾不交,心跳。摘录《医学集成》卷三

  • 调胃承气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调胃承气汤药方名称调胃承气汤处方大黄(五钱)甘草(三钱)芒硝(一钱半)功能主治治伤寒不恶寒但热,十余日过经谵语,当和胃气。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食前服。

  • 当归十味丸

    药方名称当归十味丸别名十味丸处方当归(切)5两,细辛5两,甘草(炙)5两,桂心3两,吴茱萸3两,人参3两,蜀椒3合(汗),橘皮4两,干姜4两,桑白皮8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冷嗽

  • 调饥散

    药方名称调饥散处方人参5分,山药1两,白芍3钱,甘草5分,肉桂1钱,菖蒲5分,肉豆蔻1个,炒枣仁3钱。功能主治未见饮食则思,既见饮食则厌,勉强进用,饱塞于上脘,微微胀闷,由胃气之虚、心包之火不足使然。

  • 臭橘散

    《圣济总录》卷一四一:臭橘散药方名称臭橘散处方臭橘、皂荚子各不拘多少。制法每一臭橘,扎眼子7个,每眼子内,安皂子1枚,放在藏瓶内,烧存性取出,于土内培,出火毒1宿,为细末,入麝香少许。功能主治痔疾。用

  • 保肺健脾汤

    《幼科直言》卷四:保肺健脾汤药方名称保肺健脾汤处方白术7分(炒),白芍7分(炒),苡仁1钱,白扁豆1钱(炒),黄耆7分,沙参8分,陈皮6分,甘草6分,当归6分,白茯苓7分。功能主治小儿因肺经受伤,或久

  • 佛手膏

    《中藏经》卷八:佛手膏药方名称佛手膏处方乳香(真者,研)半字,硇砂半字(研),麝香1字(研),当归半钱(锉细),黄连1钱(去须称,锉细),白矾半字(飞过,研细),白砂蜜4两(须白砂者佳),青盐1字(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