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黑豆煎

黑豆煎

圣济总录》卷八十一:黑豆煎

药方名称黑豆煎

处方黑豆5升(雄者),桑根白皮5两(锉,以上用水2斗,煮令豆烂,取净汁,更入后药),羌活(去芦头,为末)半两,蒺藜子(炒,为末)半两,海桐皮(为末)半两,吴茱萸(汤洗,焙,炒干,为末)半两。

制法除前2味取汁外,入后4味末一处和匀,银石铫内文武火熬成煎。

功能主治脚气,并诸风毒。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黑豆煎膏”。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一

方出《圣惠》卷四十五,名见《普济方》卷二四三:黑豆煎

药方名称黑豆煎

处方黑豆3升,附子1两(生用,去皮脐),天雄(生用,去皮脐),以上3味,用水1斗,同煮,候豆烂熟,即出,薄切,焙干,去豆用汁。天麻1两,五加皮2两,牛膝2两(去苗),威灵仙2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脚气。缓弱无力,不能行步。

用法用量入豆汁中,煎如稀饧。每服半匙,食前以温酒调下。

摘录方出《圣惠》卷四十五,名见《普济方》卷二四三

普济方》卷一九五:黑豆煎

药方名称黑豆煎

处方黑豆1升,生地黄汁2两,麦门冬2两,生藕汁2两,酥半两。

制法先用水5盏,煎黑豆至2盏,去豆取汁,再煎至1盏,然后下蜜、生地黄麦门冬、生藕等汁并酥相和,慢火煎成膏,瓷器盛,候冷。

功能主治急黄。烦躁口干,遍身悉黄。

用法用量每服半匙或1匙,1日3次,食后含化。

摘录普济方》卷一九五

猜你喜欢

  • 补火引水汤

    药方名称补火引水汤处方人参、白术(蜜炙)、熟地黄、山茱萸、茯苓、附子(制)、肉桂、车前子。功能主治产后肾水上泛,呕吐下利,真阳飞越。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竹林女科》卷三

  • 二炁方

    药方名称二炁方处方出山矿石3钱,朱砂3钱。制法上药各为极细末,称准和匀,盛瓶内,黄蜡封固。功能主治生肌。主一切痈疽、发背、肿毒,溃烂不能收口;牙疳上攻,舌肿,茧唇,疯犬咬伤。用法用量此药带身边温养更灵

  • 当归地黄酒

    药方名称当归地黄酒处方生地黄50g当归尾50g 黄酒500ml炮制1.将上述2味药材一并捣成粗末;2.放进锅中,倒入黄酒,在火上煮1小时;3.功能主治补血,止血。主治产后血崩,腹痛等症。用法用量每次2

  • 雀粪涂敷方

    药方名称雀粪涂敷方处方雀粪 酱瓣(水洗令净)各15克制法上二味,合和研细。功能主治治一切癣症。用法用量涂敷癣上。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七

  • 凉心散

    《医宗金鉴》卷五十一:凉心散药方名称凉心散处方青黛硼砂黄柏黄连(人乳拌晒)人中白各6克(煅)风化消3克冰片0.6克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清心热,泻脾火。治小儿心脾积热上攻,致生重舌,舌下近根处肿突,

  • 香砂宽中汤

    药方名称香砂宽中汤处方木香(临服时磨水入药15~20毫升)白术陈皮香附各4.5克白豆蔻(去壳)砂仁青皮槟榔半夏曲茯苓各3克厚朴(姜制)4克甘草0.9克功能主治治气滞胸痞,反胃噎塞,或胃寒作痛。用法用量

  • 阿魏积块丸

    药方名称阿魏积块丸处方三棱、莪术、雄黄、蜈蚣、自然铜、蛇含石、木香、铁华粉、辰砂、沉香、冰片、芦荟、阿魏、天竺黄、全蝎。制法上为末,入猪胆汁,炼蜜为丸。功能主治虫积腹痛,多嗜肥甘,唇红,脉滑。用法用量

  • 坎离交济丹

    药方名称坎离交济丹处方熟地5两(捣),生地3两,茯神1两半,远志8钱,阿胶2两(炒珠),鸡子黄6个,炙甘草1两,莲肉4两。制法先将地黄杵烂,加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虚劳心肾不交。用法用量每服3

  • 温风散

    药方名称温风散处方当归川芎细辛白芷荜茇藁本蜂房(炒)各等分制法上药研为粗末。功能主治治风冷齿痛。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井水煎服,并漱口。摘录《仁斋直指》卷二十一

  • 灵应饮

    药方名称灵应饮处方茯神2钱,小柴胡2钱,人参2钱,生地2钱,银柴胡2钱,黄芩2钱,知母1钱,麦门冬1钱。功能主治潮热。用法用量加大枣5枚,水煎,临服加童便1杯。摘录《玉案》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