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麻根散

麻根散

普济方》卷三五五:麻根散

药方名称麻根散

处方麻根(或麻笋)。

功能主治产妇诸证。

用法用量如产后恶血不散,冲心刺痛,以上药打烂,贴腹上,腹巾包之。如无麻根,以麻笋同苎麻作枕头睡,苎麻根包在腹上,立愈。如试孕妇或子死、或不死胎动,每用水、酒煎,连煎数服,胎若已死,即下;未死其胎即安。又治产前、产后、未产发寒热者,加生姜3片,酒水同煎服之。又治室女心腹刺痛,经脉不调,用酒煎服。又治胁气不安,以酒煎服。亦治子死腹中,加大黑豆1勺,炒熟,水酒同煎服之。

摘录普济方》卷三五五

《圣惠》卷五十八:麻根散

药方名称麻根散

处方麻根1两,大麻子1两,子芩1两,乱发灰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卒淋,小便不通,疼痛烦闷,坐卧不得。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麻根汤”。

摘录《圣惠》卷五十八

猜你喜欢

  • 带下丸

    药方名称带下丸处方马毛2两(伏火1宿,白马毛治白带,赤马毛治赤带),龟甲4两(醋炙),鳖甲2两(醋炙),牡蛎2两(火炙)。制法上为末,醋水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妇人赤白带下。用法用量每服3钱,温酒

  • 荆花化斑汤

    药方名称荆花化斑汤处方紫荆花1两,茅草根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痧痘发斑。用法用量每服1钱,甘草汤送下。摘录《痘疹仁端录》卷十三

  • 豆豉膏

    《幼幼新书》卷五:豆豉膏药方名称豆豉膏处方黑豆10克田螺19个 葱1大把功能主治主初生小儿肚膨脐肿。用法用量捣烂,巴蕉汁调,贴脐下。摘录《幼幼新书》卷五《鸡峰》卷二十二:豆豉膏药方名称豆豉膏处方豆豉不

  • 大补心丹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大补心丹药方名称大补心丹处方黄耆(蜜炙)茯神人参酸枣仁(炒)熟地黄各30克远志(去心,炒)五味子柏子仁各15克(别研)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辰砂为衣。功能主治益

  • 加减退赤散

    药方名称加减退赤散处方酒黄芩12g,秦皮3g,赤芍9g,牡丹皮9g,生地9g,木通3g,炒栀子6g,青黛0.3g。功能主治清心凉肝退翳,活血祛瘀通脉。主赤膜下垂初起,菲薄翳膜,从白睛上部发起,其上有赤

  • 苍地丸

    药方名称苍地丸处方苍术陈皮各90克黄柏黄连各45克连翘黄芩各30克制法上药研末,用生地180克,捣膏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清热燥湿,凉血止血。主脏毒下血。用法用量每用50~70丸,白汤送下。摘录《

  • 法煮白石英水

    药方名称法煮白石英水处方白石英5两,金10两,银4两,人参5两(去芦头)。制法上取铁釜净洗,即下前件药于釜中,先下水3升,以杖子长者1枚,入釜中至底,水所浸着处,即刻记,更下水2斗7升,连前总3斗,以

  • 加味紫草饮

    药方名称加味紫草饮处方紫草5分,白芍5分,麻黄5分,甘草5分。功能主治痘出未透。用法用量水煎,温服。年壮及北方皮厚之人,加蟾酥、辰砂;血虚出不匀,色不润者,加当归。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 止嗽散

    《儒门事亲》卷十五:止嗽散药方名称止嗽散处方半夏45克(汤洗七次)枯白矾120克制法上二味,共研为末,生姜打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咳嗽痰多。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备注本

  • 急支糖浆

    药方名称急支糖浆处方鱼腥草、金荞麦、四季青、麻黄、紫菀、前胡、枳壳、甘草性状本品为棕黑色的黏稠液体;味甜、微苦。炮制以上八味,鱼腥草、枳壳加水蒸馏,收集蒸馏液;药渣与其余金荞麦等六味加水煎煮两次,滤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