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麦门冬散

麦门冬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麦门冬散

药方名称麦门冬散

处方小草(去心)、黄连(去须)、升麻(去粗皮)、犀角屑、甘草(炙)、枳壳(去瓤.炒黄)、黄芩大青(去根),各半两;芒硝一两,麦门冬(去心)三分。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丈夫、妇人蕴积邪热,心胸烦闷,咽干口燥,睡卧不安,或大、小肠不利,口舌生疮,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食后温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七:麦门冬散

药方名称麦门冬散

处方麦门冬15克(去心)半夏15克(汤洗七遍去滑)陈橘皮22.5克(汤浸,去白、瓤,焙)白茯苓22.5克甘草7.5克(炙微赤,锉)枇杷叶15克(拭去毛,炙微黄)人参22.5克(去芦头)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降逆止呕。治反胃。气阴两虚,呕哕吐食,烦热。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4克,大枣3枚,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七

仁斋直指》卷二十一:麦门冬散

药方名称麦门冬散

处方地黄麦门冬9克生姜3克白药蒲黄各6克 白蜜66毫升

制法上药捣细。

功能主治凉血滋阴。治防虚火旺所致的鼻衄。

用法用量以井水600毫升,煎至420毫升,分二次服。

备注景岳全书》卷五十三"白药"作"白芍药"。

摘录仁斋直指》卷二十一

猜你喜欢

  • 榆白皮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榆白皮散药方名称榆白皮散处方冬葵子、榆白皮、瞿麦,各一两;木通半两,大麻仁(去壳)、牛膝(去苗.酒浸.焙),各三分。炮制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滑胎易产。治妊娠曾因漏胎去

  • 拨翳紫金膏

    药方名称拨翳紫金膏处方蕤仁1两(研,去皮油),石蟹5分,珍珠5分,琥珀5分,麝香5分,片脑5分,硼砂5分,青盐5分,石燕子5分,金精石5分,银精石5分,白丁香5分,红珊瑚5分,乳香5分(另研),辰砂2

  • 虚脾丸

    药方名称虚脾丸处方干姜附子桂厚朴丁香各75克 白茯苓肉豆蔻诃子皮各6克白术7.5克制法上为细末,枣肉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温脾止泻。治脾虚泄泻。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摘录《鸡峰替济方》

  • 七子散

    唐·孙思邈《千金翼方》:七子散药方名称七子散处方牡荆子、五味子、菟丝子、车前子、菥子、石斛、薯蓣、干地黄、杜仲(去皮.炙)、鹿茸(炙)、远志,各二两。附子(炮.去皮)、蛇床子、川芎,各一两半

  • 青蒿鳖甲汤

    《温病条辨》卷三:青蒿鳖甲汤药方名称青蒿鳖甲汤处方青蒿6克鳖甲15克 细生地12克知母6克 丹皮9克功能主治养阴透热。治温病后期,热邪深伏阴分,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能食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用法用量

  • 保真膏

    《摄生众妙方》卷二:保真膏药方名称保真膏处方天门冬1两,麦门冬1两,远志1两,谷精草1两,生地黄1两,熟地黄1两,附子1两,小茴香1两,大茴香1两,羌活1两,木鳖子1两,独活1两。功能主治存精通气,固

  • 化虫定痛丹

    药方名称化虫定痛丹处方生地2两,白薇2钱。功能主治虫伤胃脘,久患心疼,时重时轻,大约饥则痛重,饱则痛轻。用法用量用生地水煎汁2碗,入白薇,水煎汁1碗,淘饭食之。各家论述生地杀虫于有形,而白薇杀虫于无形

  • 活命仙丹

    药方名称活命仙丹处方木鳖子3个(切片),斑蝥7个(陈土炒,去头足),米1撮(炒),大黄5钱,刘寄奴5钱,茯苓5钱,麝香1分。制法上药各为细末,和匀。功能主治癫狗咬伤。用法用量每服3钱,黄酒调下。注意服

  • 地丁汤

    药方名称地丁汤处方地丁31g,连翘12g,蒲公英31g,黄柏9g,黄芩9g,生苡仁12g,苍术12g。功能主治脓疱疮。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清营汤

    药方名称清营汤处方犀角9克 生地15克玄参9克竹叶心3克麦冬9克 银花9克连翘(连心用)6克黄连4.5克丹参6克功能主治清营透热,养阴活血。治温病邪热传营,身热夜甚,口渴或不渴,时有谵语,心烦不眠,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