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麦煎散

麦煎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麦煎散

药方名称麦煎散

处方知母地骨皮(拣净)、赤芍药、甘草(炙)、石膏葶苈子、白茯苓(去皮)、杏仁(去皮.尖.麸炒)、人参滑石,各半两;麻黄(去根.节)一两半。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夹惊伤寒,吐逆壮热,表里不解,气粗喘急,面赤自汗,或狂言惊叫,或不语无汗,及瘾疹遍身,赤痒往来,潮热时行,麻豆疹子馀毒未尽,浑身浮肿,痰涎咳嗽,或变急慢惊风,手足搐搦,眼目上视,及伤风涎喘头疼,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一钱,麦子煎汤调下。

如初生孩儿感冒风泠,鼻塞身热,喷嚏多啼、每一字许,并用麦子煎汤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普济方)卷三一九引《太平圣惠方》:麦煎散

药方名称麦煎散

别名麦煎汤(《鸡峰普济方》卷十五)。

处方茯苓当归干漆(炒令烟尽)鳖甲(醋炙)常山大黄(煨)北柴胡白术生干地黄石膏各30克甘草15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除蒸敛汗。治骨蒸黄瘦,口臭肌热,盗汗,妇人血风攻疰四肢,心胸烦壅。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小麦50粒,煎至120毫升。食后、临卧时温服。

有虚汗,加麻黄根30克。

摘录《普济方)卷三一九引《太平圣惠方

猜你喜欢

  • 法制清气化痰丸

    《校注妇人良方》卷五:法制清气化痰丸药方名称法制清气化痰丸处方半夏南星(去皮、尖)白矾皂角干姜各120克上药先将白矾等三味用水1.25升,煎取750毫升,却入半夏二味,浸二日,再煮至半夏、南星无白点为

  • 含膏丸

    药方名称含膏丸别名含奇丸处方曹州葶苈子1两(纸衬,熬令黑),知母1两,贝母1两。制法上为末,以枣肉半两、别销砂糖1两半,同入药中和为丸,如弹丸大。功能主治咳嗽。用法用量含奇丸(《医学入门》卷七)。摘录

  • 化核膏

    《外科全生集》卷四:化核膏药方名称化核膏处方壁虎14条蜘蛛28个蜗牛36枚 大麻油2千克 鲜何首乌藤叶 鲜甘菊根 鲜薄荷鲜牛蒡草 鲜苍耳草各250克连翘玄参苦参白蔹白芥子僵蚕水红花子大黄荆芥防风各12

  • 独活浸酒

    《圣惠》卷二十三:独活浸酒药方名称独活浸酒处方独活1两,桂心1两,防风1两(去芦头),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大麻仁2合,牛膝1两,川椒2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天蓼木2两(锉)。制法上锉细,

  • 青皮汤

    药方名称青皮汤处方青皮3克莪术三棱各2.1克陈皮神曲各1.5克延胡索1克功能主治理气健脾,消积化聚。治脘腹痞满胀痛,内有症积。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水煎,温服。如痞满,加炒黄连1克;有郁热,加山栀仁;少

  • 莲子丹

    药方名称莲子丹处方新莲肉4两(去心皮),白龙骨1两(醋煮),甘草1分。制法上为末。车前草汁,入面少许,煮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真气虚惫,口苦舌干,心常惨戚,夜多异梦,昼少精神,或梦鬼交通,遗泄白浊

  • 调胃汤

    《医略六书》卷三十:调胃汤药方名称调胃汤处方炮附子1钱半,人参1钱半,白术(炒)1钱半,白芍(酒炒)1钱半,茯苓3钱,肉桂(去皮)1钱半,吴茱(醋泡炒)8分炙,炙甘草5分,川芎8分。功能主治产后呕吐,

  • 化痞消积膏

    药方名称化痞消积膏处方秦艽5钱,三棱5钱,莪术5钱,蜈蚣5钱,巴豆5钱,当归3钱,大黄3钱,黄连3钱,全蝎14个,山甲14片(要正脊),木鳖7个(以上粗药),阿胶1两,阿魏2钱,芦荟2钱,麝香1钱,片

  • 钓钩藤散

    药方名称钓钩藤散处方钓钩藤、伸筋藤、石南藤、羊带归根、天灯心、狗骨子根、珍珠帘根、豨莶草根。功能主治马(疒其)肿疡病后,筋脉拘急。用法用量水煎,入酒和服。摘录《准绳·疡医》卷五

  • 辰胶散

    药方名称辰胶散处方阿胶(炒)、蛤粉各等分,辰砂少许。制法上为末,和粉红色。功能主治小儿吐血。用法用量3岁1钱,藕汁和蜜调下。摘录《幼幼新书》引《王氏手集》(见《永乐大典》卷一○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