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顾步汤

顾步汤

辨证录》卷十三:顾步汤

药方名称顾步汤

处方牛膝30克金钗石斛30克人参9克黄耆30克当归30克金银花30克

功能主治大补气血,清热解毒。治气血大亏,火热之毒下注,致成脚疽。初起脚趾头忽先发痒,已而作痛,指甲现黑色,以后脚指俱黑,甚则连足而俱黑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一剂而黑色解,二剂而疼痛止,三剂痊愈。若已溃烂,宜多服数剂。

摘录辨证录》卷十三

《外科真诠》卷上:顾步汤

药方名称顾步汤

处方黄耆30克人参9克金钗30克当归30克 银花30克牛膝30克菊花15克甘草9克 公英15克 紫花地丁30克

功能主治治脱疽。

用法用量水煎服。

口渴者,加天花粉9克。

摘录《外科真诠》卷上

《医林纂要》卷十:顾步汤

药方名称顾步汤

处方黄耆5钱,当归(酒洗)4钱,黄柏(盐酒炒)2钱,知母(酒炒)2钱,熟地黄3钱,肉桂1钱,干姜1钱,牛膝3钱,虎胫骨(酥炙)3钱,金银花2钱。

功能主治大补气血,滋阴壮阳。主脾肾阴亏,湿热下流之足疽。起于足大趾,初痒疼痛,趾甲黑,渐而肉黑,上于足附。

用法用量酒煎服。

各家论述黄耆当归以补气血为主,黄柏知母以滋阴行湿热,熟地黄以壮肾水,肉桂以行血去毒,干姜以益阳去湿,牛膝、虎胫骨以峻劲达之下行,金银花解毒。阴阳兼滋,气血交补,而后毒壅可消。

摘录《医林纂要》卷十

猜你喜欢

  • 经验天灵盖散

    药方名称经验天灵盖散处方天灵盖2指大(用白檀香煎汤洗,酥油炙黄色用),槟榔5枚,阿魏2钱,辰砂1钱(另研),麝香1钱(另研),甘遂2钱,安息香3分。制法上各为极细末,和匀。功能主治传尸劳虫。用法用量每

  • 东篱散

    药方名称东篱散处方野菊花1把(连茎捣烂)。功能主治痈疽疔肿、一切无名肿毒。用法用量酒煎,热服。取汗。取滓以敷之。摘录《本草纲目》卷十五引《孙天仁集效方》

  • 肥儿散

    药方名称肥儿散处方君子仁16两,鸡内金(炒)16两,白术(炒)16两,茯苓16两,山药16两,山楂(焦)16两,甘草16两。制法上为细末,过罗。功能主治理脾和胃,消积化滞。主脾胃虚弱,呕吐腹泻,停食伤

  • 枳实三百丸

    药方名称枳实三百丸处方枳实槐花(生)各15克皂角刺30克(半生用,半烧存性)制法上药同捣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肠风久而下脓血,日数十度者。用法用量约可得300丸。每服30丸,空腹时用米

  • 香连丸

    《中国药典》:香连丸药方名称香连丸处方黄连(吴茱萸制)800g木香200g性状为淡黄色至黄褐色的水丸;气微,味苦。炮制上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米醋8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即得

  • 壁宫丸

    药方名称壁宫丸处方壁宫1枚(去头脚尾,面裹煨熟),熊胆1钱(研入),麝香半钱(细研),黄连1钱(去须)。制法上为末,蟾酥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小儿一切疳。心腹虚胀,爱食泥土,四肢壮热。用法用量每眼5

  • 萆分清饮

    药方名称萆分清饮处方川萆6克,黄柏1.5克,石菖蒲1.5克,茯苓3克,丹参4.5克,白术3克,莲子心2.1克,车前子4.5克。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分清泻浊。主湿热下注。(萆分清饮)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

  • 助阳止痒汤

    药方名称助阳止痒汤处方黄耆30克桃仁6克(研)红花6克 皂刺3克赤芍3克 山甲3克(炒)功能主治益气散瘀,通络止痒。治痘出六七日后,作痒不止,抓破无血。兼治失音声哑。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林改错》卷

  • 牙痛定疼汤

    药方名称牙痛定疼汤处方生地20克,元参20克,生石膏15克,升麻2克,细辛2克,槐花10克,丹皮9克,地骨皮10克,黄芩10克,川芎6克,白芷6克,荆芥9克,防风3克,甘草3克。功能主治清火止痛。主风

  • 白雄散

    药方名称白雄散处方雄黄1两,白附子5钱,皂荚(炙,去皮弦筋)3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黑肿,斑块,赤癣,鹅掌风,雁来风,烂风疮。用法用量如黑肿、斑块、赤癣,以老姜蘸药1两擦;若鹅掌、雁来等风,用煨姜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