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顺气和中汤

顺气和中汤

卫生宝鉴》卷九:顺气和中汤

药方名称顺气和中汤

处方黄耆4.5克人参3克甘草(炙)2.1克白术陈皮当归白芍各1.5克升麻柴胡各0.9克细辛蔓荆子川芎各0.6克

功能主治治气虚头痛,痛不可忍,昼夜不得眠,恶风怕冷,不喜饮食,气短懒言,六脉弦细而微。

用法用量上药哎咀,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卫生宝鉴》卷九

万病回春》卷三:顺气和中汤

药方名称顺气和中汤

处方陈皮(盐水浸,炒)3克半夏(姜汁炒)2.1克 白茯苓(去皮)2.1克白术(去芦,土炒)2.4克枳实(麸炒)1.5克香附(醋浸,炒)3克砂仁(炒)0.9克黄连(姜汁和猪胆汁拌炒)1.8克 山栀(姜汁炒黑)3克神曲(炒)1.8克甘草(炙)0.9克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治噎膈翻胃,嘈杂吞酸,痞闷噫气,心腹刺痛,恶心呕吐痰水。

用法用量生姜3片,清水200毫升,煎至140毫升,入竹沥、童便、姜汁,不拘时候温服。

气虚,加黄耆人参各2.4克;血虚,加当归2,1克,川芎1.5克,气恼或气不舒畅,加乌药1.5克、木香0.9克;胸膈饱闷,加萝卜子(炒)1.8克;心下嘈杂,醋心,加吴茱萸1.2克,倍黄连白术;如欲呕吐,加藿香梗2.1克。

摘录万病回春》卷三

猜你喜欢

  • 甘遂饼

    药方名称甘遂饼处方甘遂半两,大麦面半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膜外水气。用法用量以水和作饼子,烧熟热服之,如不利,以热饮投之。如利,以冷水洗手面即止。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引《膜外气方》

  • 苍术散

    《世医得效方》卷九:苍术散药方名称苍术散别名二妙苍柏散(《医学入门》卷七)。处方苍术(米泔浸一日夜,盐炒)黄柏(去粗皮,酒浸一日夜,炙焦)各120克制法上药锉散。功能主治清热燥湿。主湿热下注,下肢酸软

  • 大效至圣千金饮子

    药方名称大效至圣千金饮子处方绵黄耆(蜜炙)、甘草、陈皮、罂粟壳(炙)、木香、白芍药、地榆、川当归、枳壳(制,炒)、黑豆(炒)、乌梅、淮枣、白术、诃子(炮,去核)、黄连各等分。功能主治小儿脾积虚痢,便下

  • 百合散

    《重订严氏济生方》:百合散药方名称百合散处方百合(蒸)紫菀茸 贝母白芍药前胡赤茯苓桔梗(炒)各30克甘草(炙)15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妊娠感受风热,咳嗽痰多,心胸满闷。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

  • 涩肠丸

    药方名称涩肠丸处方龙骨海螵蛸诃子(炮,去核)各等分制法上药研末,糊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涩肠止痢。治小儿下痢赤白,后重频并。用法用量每次30丸,米汤送下。摘录《玉机微义》卷五十

  • 苍术除眩汤

    药方名称苍术除眩汤处方川芎(二钱)白术(三钱)附子(炮.一钱半)甘草(炙.一钱) 官桂(一钱)功能主治治感寒湿,头目眩晕。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煎至一钟,食前服。摘录明·方贤着

  • 黄耆鳖甲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黄耆鳖甲散药方名称黄耆鳖甲散处方人参肉桂(去粗皮)苦梗各50克 生干地黄(洗,焙干)100克半夏(煮)紫菀(去芦)知母赤芍药黄耆甘草(爁)桑白皮各75克天门冬(去心,焙)鳖甲

  • 柏蒜丸

    药方名称柏蒜丸处方黄柏(蜜煮令焦)、大蒜(煨令熟烂,去皮)。制法以黄柏为末,研蒜作膏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妊娠脐下刺痛,大便白,昼夜三五十行。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粥饮送下,1日3服。摘录《产科

  • 中风回春片

    药方名称中风回春片处方当归(酒制)30g川芎(酒制)30g红花10g桃仁30g丹参100g鸡血藤100g忍冬藤100g络石藤60g地龙(炒)90g土鳖虫(炒)30g伸筋草60g 川牛膝100g蜈蚣5g

  • 白围药

    药方名称白围药处方天花粉3两,生南星4两,生半夏4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一切痰毒。用法用量用酸醋调涂。摘录《外科方外奇方》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