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附牛丸

附牛丸

药方名称附牛丸

别名趁痛丸

处方附子半两(炮,去皮脐),黑牵牛(瓦上炒令干)。

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脚气,或跌打闪挫,腰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趁痛丸(《魏氏家藏方》卷八)。

摘录洪氏集验方》卷四

猜你喜欢

  • 淡黄丸

    药方名称淡黄丸处方石灰(炒赤)、硫黄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虚冷下血不止。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米饮送下。摘录《鸡峰》卷十

  • 四海舒郁丸

    药方名称四海舒郁丸处方青木香15克陈皮海蛤粉各9克海带海藻昆布海螵蛸各60克(俱用滚水泡去盐)功能主治行气化痰,散结消瘿。治肝脾气郁,致患气瘿,结喉之间,气结如胞,随喜怒消长,甚则妨碍饮食。用法用量共

  • 扶桑至宝丹

    药方名称扶桑至宝丹别名扶桑丸(《医方集解》)、桑麻丸(《医级》卷八)。处方嫩桑叶数十斤(须择家园中嫩而存树者,采集后,用长流水洗,摘去其蒂,晒干)巨胜子制法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养血祛风,润肠

  • 鹿蹄肉羹

    药方名称鹿蹄肉羹处方鹿蹄1具。功能主治中风,脚膝疼痛,不能践地。用法用量洗如法,煮令熟,擘细,于五味汁中煮作羹,空腹食之。摘录《圣惠》卷九十五

  • 小白薇圆

    药方名称小白薇圆处方覆盆子(去梗)、菖蒲(微炒),各三分;白龙骨、熟干地黄、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出汗)、白薇(去苗),各一两;蛇床子(炒)、干姜(炮)、细辛(去苗)、当归(去芦.微炒)、车前子、川

  • 黄荆散

    药方名称黄荆散处方黄荆子不拘多少(炒)。功能主治伤寒发热而咳逆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古今医鉴》卷五

  • 白闾茹散

    药方名称白闾茹散处方白闾茹。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痈疽生臭恶肉者。用法用量敷之。看肉尽便停。摘录《肘后方》卷五

  • 加血竭大红膏

    药方名称加血竭大红膏处方当归(锉)1两,木鳖子(锉碎)1两,天台乌药(锉)1两,赤芍药(锉)1两,小油4两(已上4味,用小油浸7日7夜,滤去滓),乳香(研)2两,沥青(滤,持拨)16两,黄丹(罗过)1

  • 狐阴丸

    《外台》卷二十六引《广济方》:狐阴丸药方名称狐阴丸处方狐阴1枚(炙),木香6分,蒺藜子6分,腽肭脐6分,昆布6分,牛膝8分,菟丝子8分(酒渍),桃仁(去尖皮,熬)10分,石斛10分,槟榔仁10枚。制法

  • 鹿角酒

    药方名称鹿角酒处方鹿角1枚(长5寸),酒2升。功能主治腰痛暂转不得。用法用量上烧鹿角令赤,纳酒中浸1宿,饮之。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十七引《梅师方》,名见《饮膳正要》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