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阿魏膏

阿魏膏

内科摘要》卷下:阿魏膏

药方名称阿魏膏

处方羌活独活玄参官桂赤芍药 川山甲 生地黄两头尖大黄白芷天麻各15克 槐、柳、桃枝各9克红花12克木鳖子20枚(去壳)乱发(如鸡子大)1块

制法上用香油1.12千克,煎黑去滓;入发煎,发化仍去滓;徐下黄丹煎,软硬得中,入芒消阿魏、苏合油,乳香没药各15克,麝香9克,调匀成膏。

功能主治痞块。

用法用量摊贴患处,内服胡连丸。凡贴膏药,先用朴消随患处铺半指厚,以纸盖,用热熨斗熨良久。如消耗,再加熨之,二时许,方贴膏药。

若是肝积,加芦荟末同熨。

摘录内科摘要》卷下

《痘疹传心录》卷十七:阿魏膏

药方名称阿魏膏

处方羌活5钱,独活5钱,玄参5钱,官桂5钱,当归5钱,青皮5钱,赤芍5钱,草乌5钱,半夏5钱,生地5钱,蓬术5钱,穿山甲(煅)5钱,草果5钱,大黄5钱,白芷5钱,红花5钱,川椒5钱,急性子5钱,水红花子5钱,土木鳖20斤(研),巴豆60粒(研),蓖麻子60粒(研),独头蒜1两(研)。

制法上锉,用香油一斤四两,煎白芷焦色,滤去滓,加葱、姜自然汁各一小盏,沸去水,加乱发一团,煎化;徐下黄丹一斤二两、松香六两,煎软硬得中离火,入芒消阿魏乳香没药各五钱,麝香、人言各三钱成膏。

功能主治小儿痞瘕。

用法用量贴在胁下,火烘双手,熨100余手,出微汗妙。

摘录《痘疹传心录》卷十七

猜你喜欢

  • 耳底八宝油

    药方名称耳底八宝油处方核桃仁12两,香油4两,蝈蝈5个,牛胆1钱。制法用香油炸核桃仁,加入蝈蝈、牛胆炸枯,过滤去净滓,候凉再兑麝香1分,冰片1钱,研细混合均匀,装瓶重1钱。功能主治消肿止痛。主耳内流脓

  • 蚱蝉汤

    药方名称蚱蝉汤处方蚱蝉2个(净炙)石膏柴胡各2.4克 子芩升麻知母栀子仁各18克龙齿蛇蜕(炙)各1.2克麻黄(去节)甘草(炙)各0.6克 生葛0.6克大黄3克钩藤皮0.2克功能主治治小儿壮热惊痛。用法

  • 鹿茸大补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鹿茸大补汤药方名称鹿茸大补汤处方鹿茸(制)、黄兽(蜜炙)、当归(酒浸)、白茯苓(去皮)、苁蓉(酒浸)、杜仲(炒去丝),各二两;人参、白芍药、肉桂、石斛(酒浸.蒸.焙

  • 补益黄耆浸酒

    药方名称补益黄耆浸酒处方黄耆1两(锉),萆薢1两半(锉),防风1两半(去芦头),牛膝2两(去苗),桂心1两,石斛2两(去根),杜仲1两半(去粗皮,炙微黄,锉),肉苁蓉2两(酒浸1宿,刮去皴皮,炙干),

  • 炼盐散

    药方名称炼盐散处方雪白盐(入瓷瓶内筑10分实,以瓦盖顶,黄泥涂封,火煅1日,取出放阴地上1夜,用密器收)1两,白茯苓1两,山药(炒)1两。制法上为末,入盐1两研和;用沸汤浸枣取肉,研,夹炼蜜再为丸,如

  • 豆豉膏

    《幼幼新书》卷五:豆豉膏药方名称豆豉膏处方黑豆10克田螺19个 葱1大把功能主治主初生小儿肚膨脐肿。用法用量捣烂,巴蕉汁调,贴脐下。摘录《幼幼新书》卷五《鸡峰》卷二十二:豆豉膏药方名称豆豉膏处方豆豉不

  • 生地黄汤

    《医心方》卷十二引《小品方》:生地黄汤药方名称生地黄汤处方生地黄15克 柏叶9克黄芩6克阿胶6克甘草6克功能主治治小便出血。用法用量上五物,以水1.4升,煮取600毫升,绞去滓,纳胶令烊,分三服。摘录

  • 九蒸苍术散

    药方名称九蒸苍术散处方苍术(9蒸9晒)。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湿痰腹痛。用法用量每服1钱,浆水调下。各家论述湿痰腹痛,是土实也。经曰:土欲实,木当平之。苍术9蒸9晒,则其气轻清而薄,风木胜湿之品也,

  • 牡蛎大黄汤

    药方名称牡蛎大黄汤处方牡蛎(用熟黄泥包裹夹,火煅透,出地上冷却)大黄(纸裹,水浸透,炮,冷却)各60克制法上药锉研为末。功能主治利湿涤热。治小儿湿热下注,阴茎肤囊浮肿作痛。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无灰温酒

  • 银翘辛夷汤

    药方名称银翘辛夷汤处方银花9克连翘12克辛夷3克 山栀3克黄芩3克桑叶9克荆芥6克薄荷3克桔梗6克 生甘草3克丝瓜藤10克功能主治散风清热解毒。治鼻渊。风热上乘,肺失宣利,热毒壅盛,熏蒸鼻窍,鼻流浊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