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阿魏化痞膏

阿魏化痞膏

《中国药典》:阿魏化痞膏

药方名称阿魏化痞膏

处方香附20g厚朴20g三棱20g莪术20g当归20g 生草乌20g 生川乌20g大蒜20g使君子20g白芷20g穿山甲20g木鳖子20g蜣螂20g 胡黄连20g大黄20g蓖麻子20g乳香3g没药3g芦荟3g血竭3g雄黄15g肉桂15g樟脑15g阿魏20g

性状为摊于布上的黑膏药。

炮制以上二十四味,除阿魏樟脑外,乳香没药芦荟血竭肉桂粉碎成细粉,雄黄水飞成极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其余香附等十六味酌予碎断,与食用植物油2400g同置锅内炸枯,去渣,滤过,炼至滴水成珠。另取红丹750~1050g,加入油内,搅匀,收膏,将膏浸泡于水中。取膏,用文火熔化,加入阿魏樟脑及上述粉末,搅匀,分摊于布上,即得。

功能主治化痞消积。用于气滞血凝,症瘕痞块,脘腹疼痛,胸胁胀满。

用法用量外用,加温软化,贴于脐上或患处。

注意孕妇禁用。

规格每张净重(1)6g(2)12g

贮藏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阿魏化痞膏

药方名称阿魏化痞膏

处方大蒜2两,香附2两,大黄2两,川乌(生)2两,三棱2两,当归2两,莪术2两,穿山甲(生)2两,白芷2两,使君子仁2两,厚朴2两,蓖麻子2两,木鳖子2两,草乌(生)2两,(??)螂2两,胡黄连2两。

制法上药酌予碎断,用香油240两炸枯,去滓过滤,炼至滴水成珠,加黄丹100两搅匀成膏,取出入水中,出火毒后,加热融化,另兑乳香一两二钱、没药一两二钱、芦荟一两二钱、血竭一两二钱、阿魏八两,樟脑六两、雄黄六两。以上八味,共为细末,过罗。每十六两膏油,兑药粉五钱,搅匀摊贴。

功能主治化痞消积,杀虫止痛。主积聚痞块,胸胁胀痛,肚腹疼痛,以及妇女症瘕血块。

用法用量每大张油重4钱,小张2钱,布光。微火化开,贴脐上。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猜你喜欢

  • 大豆汁涂方

    药方名称大豆汁涂方处方大豆1升,马尿2升,白蜜半斤。制法上药拌匀,用青竹筒盛,筑实,架在炭火上当中慢烧,将瓷碗两头盛取汁。功能主治风疽,搔之黄水出。用法用量先用泔清入盐少许和,温洗疮上,拭干后,以药汁

  • 羊脂煎

    药方名称羊脂煎处方乱发(灰汁洗去垢腻,烧末)黄连(末)各20克乌梅肉60克 醋80毫升(煎取稠)白蜡2块(棋子大)羊脂1块(棋子大)蜜80毫升制法上七味,入铜器中汤上煎之,不停搅拌,至可作丸时,制为梧

  • 桂枝大黄汤

    《镐京直指》:桂枝大黄汤药方名称桂枝大黄汤处方生军、桂枝、槟榔、厚朴、白芍、炙甘草、老姜、大枣。功能主治太阴腹满,便闭足温,脉沉数有力。摘录《镐京直指》《伤寒六书》卷三:桂枝大黄汤药方名称桂枝大黄汤处

  • 武侯行军散

    药方名称武侯行军散别名行军散(《行军方便便方》卷中)。处方麻黄270克川芎白芷苏叶石膏甘草各30克绿豆粉60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功能主治治感冒风寒,未过三日者。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无根水调服。注意孕妇

  • 和气人参汤

    药方名称和气人参汤处方人参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半两,甘草(炙)半两,肉豆蔻(去壳)半两,陈橘皮(去白,麸炒)半两,茴香子(炒)半两,木香半两,白术半两,桂(去粗皮)半两

  • 鸬鹚屎膏

    药方名称鸬鹚屎膏处方鸬鹚屎1升。制法上药治下筛。功能主治隳疮。用法用量腊月猪脂调和,敷之。摘录《鬼遗》卷五

  • 鸡子丸

    药方名称鸡子丸处方鸡子白3枚,干漆4两(熬),蜡3两,粳米粉半斤(1本无干漆)。制法上四味纯铜器中,于微火上煎,搅令调,纳粉令凝可丸,置土上温,乃纳鸡子,搅令相得,又煎令可丸。功能主治长虫。用法用量宿

  • 沉香羊肉丹

    药方名称沉香羊肉丹处方羊肉1斤(去筋膜),葱白1握,陈皮1两,青盐5钱,破故纸(炒)、远志、生地黄、花椒5钱(去目合口者,用好酒煮糊,加葱白等再煮羊肉),牛膝1两,干地黄1两,木香1两,韭子1两,菖蒲

  • 生姜五味子汤

    药方名称生姜五味子汤处方五味子9克生姜15克紫菀3克半夏6克(洗)吴茱萸3克款冬花1.5克细辛3克附子9克(炮)茯苓12克甘草6克(炙)桂心3克制法上十一味,切。功能主治温肺化饮,散寒止咳。治咳嗽。用

  • 滋膵饮

    药方名称滋膵饮处方生箭耆15克 大生地30克 生怀山药30克 净萸肉15克 生猪胰子(切碎)9克功能主治治消渴。用法用量上五味,将前四味煎汤,送服猪胰子4.5克,至煎滓时,再送服所余4.5克。注意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