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铁刷汤

铁刷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铁刷汤

药方名称铁刷汤

处方良姜(油炒)六两,茴香(炒)二两,甘草(炙)八两半,苍术(米泔浸一宿)八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男子脾积心气痛,妇人血气刺痛,及治中酒恶心、一切疟、痢气疾,肠风下血、脏毒,滑肠泄泻。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姜三片,盐一捻、水一盏,煎至七分,温服,或热酒调下亦得。

如脾寒,用酒一盏煎,临发时连进三服。

兼治四方之人不伏水土,小儿脏寒脱肛,并用姜三片,枣一枚煎服。

冒暑伏热,擦生姜冷水调下。

若行路早起,枣一枚去核,包药少许,同生姜三片嚼下。

能辟四时非节疫疠、痧瘴等疾。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铁刷汤

药方名称铁刷汤

处方附子六两,桔梗一斤半,甘草一斤,干姜半斤,肉桂(去粗皮)四两,茴香半斤,良姜、陈皮,各十二两。

炮制上除肉桂外,同炒,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胃气不和,心腹疼痛,饮酒过度,呕哕恶心,脾痛翻胃,内感风泠,肠鸣泄泻;妇人血气刺痛,并皆治之。常服快气,不拘时候。

用法用量每服一钱,入盐少许,沸汤点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普济方》卷一六七引《卫生家宝》:铁刷汤

药方名称铁刷汤

处方半夏12克 草豆蔻丁香干姜(炮)诃子皮各0.9克生姜30克

功能主治温中祛寒,化痰止呕。治积寒痰饮,呕吐不止,胸膈不快,饮食不下。

用法用量上药哎咀,用水750毫升,煎至450毫升,去滓,分三服。相继不拘时候。

大吐不止,加附子9克,生姜15克。

摘录普济方》卷一六七引《卫生家宝》

猜你喜欢

  • 回生救急散

    药方名称回生救急散处方天南星(炙)4两,黄芩4两,天竺黄1两,木香1两,柴胡1两,白附子(炙)1两,莲子心1两,荆芥穗1两,天麻1两6钱,川乌(炙)1两,橘皮3两,薄荷4两,葛根(用粉)2两,山川柳(

  • 沉香磁石丸

    《重订严氏济生方》:沉香磁石丸药方名称沉香磁石丸处方沉香15克(别研)磁石(火煅,醋淬七次,细研,水飞)胡芦巴(炒)川巴戟(去心)阳起石(煅,研)附子(炮,去皮、脐)椒红(炒)山茱萸(取肉)山药(炒)

  • 附姜白通汤

    药方名称附姜白通汤别名姜附白通汤处方附子(炮,去皮脐)5钱,干姜(炮)5钱,葱白5茎(取汁),猪胆(大者)半枚。功能主治回阳散阴。主暴卒中寒,厥逆呕吐,泻利色青色冷,肌肤凛栗无汗,盛阴没阳之证。用法用

  • 枣汤

    药方名称枣汤处方枣(去核)一斤,生姜(洗.切)五斤,甘草(炙)三斤。炮制上三味一处拌匀,用盆器盛贮,以布盖罨一宿,焙干,捣为末。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和,干呕恶心,胁肋胀满,不美饮食。常服健脾胃,顺气进食。

  • 加味附子理中汤

    《眼科临症笔记》:加味附子理中汤药方名称加味附子理中汤处方人参2钱,干姜1钱,白术1钱,细辛5分,甘草1钱,葱白1寸,大枣1枚。功能主治瞑目症。二目不疼不肿,紧闭难睁,头晕神昏。用法用量水煎服。另用牙

  • 苁蓉汤

    《圣济总录》卷九十一:苁蓉汤药方名称苁蓉汤处方肉苁蓉(酒洗,去皴皮,焙)2两,白茯苓(去粗皮)2两,五味子1两,牛膝(去苗,锉,焙令干)1两,五加皮(锉)1两,地骨皮1两,防风(去叉)1两,黄耆(细锉

  • 槟榔消痞散

    药方名称槟榔消痞散处方槟榔炭2两,鸡内金1两,蓼实4两,焦山楂2两半,使君子肉1两半。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通肠胃,化宿食,破坚结,杀虫导积。主小儿食积、奶积、虫积、水积,一切积聚,饮食不思,腹痛膨胀

  • 灵朱丸

    药方名称灵朱丸别名灵脂丸处方五灵脂(去沙石)1分,朱砂(研,水飞)1分,巴豆5枚(去皮心,研,纸裹去油)。制法上为细末,烧粟米饭为丸,如黄米大。功能主治小儿食痫,乳食不消,心腹壅滞,四肢抽掣。用法用量

  • 千金消毒散

    药方名称千金消毒散处方连翘黄连赤芍各3克 归尾30克金银花30克皂角刺牡蛎大黄天花粉芒消各9克功能主治治一切恶疮,无名肿毒,发背疔疮,便毒初发,脉洪数弦实,肿甚欲作脓者。用法用量上锉。酒、水各半煎服。

  • 接骨六一散

    药方名称接骨六一散处方五加皮6份,土鳖1份。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接骨、活血、止痛。主骨折中、后期。用法用量蜜调外敷。摘录《外伤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