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辟邪丹

辟邪丹

景岳全书》卷六十三:辟邪丹

药方名称辟邪丹

处方苍术(以黄连代之更妙)、乳香降真香甘松、北细辛芸香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水为丸,如豆大。

功能主治辟一切秽恶邪气。主

用法用量每焚1丸熏之,良久又焚1丸,不可太多,只是略有香气,使之不可间断。烧于房中。

摘录景岳全书》卷六十三

医学正传》卷五:辟邪丹

药方名称辟邪丹

处方人参1两,茯神1两,远志1两,鬼箭羽1两,九节菖蒲1两,白术1两,苍术1两,当归1两,桃奴(焙干)5钱,雄黄(另研)3钱,辰砂(另研)3钱,牛黄1钱(另研),金箔20片,或加麝香1钱。

制法桃奴以上诸药为细末,雄黄、辰砂,牛黄3味末子和匀,以酒调米粉,打糊为丸,如龙眼大,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冲恶怪疾。

用法用量每服1丸,临卧以木香汤化下。更以绛香囊盛5-7丸,悬床帐尤妙。

摘录医学正传》卷五

奇效良方》卷十二:辟邪丹

药方名称辟邪丹

处方雄黑豆(一作小豆)49粒,绿豆49粒,信砒半钱(另研),黄丹1钱(为衣)。

制法上为末,于端午日同入乳钵内,滴水为丸,分作30粒。

功能主治岚瘴、鬼疟、食疟频并者。

用法用量每服1粒,用东南桃心7枝研汁,将井花水于早晨日欲出未出时吞之,醋汤亦得,3日1服。

注意忌荤腥。孕妇不可服。

摘录奇效良方》卷十二

猜你喜欢

  • 加减逍遥丸

    药方名称加减逍遥丸处方当归30克,白芍30克,白术30克,茯苓30克,丹皮4.5克,炒栀子45克,甘草30克。功能主治滋养肝血。主肝经血燥,爪失所养。用法用量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次6-9克,日服2次

  • 断渴汤

    《鸡峰普济方》卷十九:断渴汤药方名称断渴汤处方乌梅肉60克麦门冬人参甘草茯苓干葛各30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主消渴不止。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30毫升,煎至140毫升,去滓温服。摘录《鸡峰普济方》

  • 桂附丸

    《医学启源》卷中:桂附丸药方名称桂附丸处方川乌头3两(炮,去皮脐),附子3两,干姜2两(炮),赤石脂2两,桂2两,蜀椒(去目,微炒)2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风邪冷气,入乘心络,

  • 艾汤

    《外台秘要》卷三引阮河南方:艾汤药方名称艾汤别名葶苈苦酒汤(《类证活人书》卷十六)。处方苦酒(即米醋)300毫升葶苈(熬,杵膏)9克 生艾汁(无生艾,以熟艾,或用艾根捣取汁)100毫升功能主治伤寒七八

  • 喉痧妙药散

    药方名称喉痧妙药散处方真尖黄、提濂珠、三梅片、西月石、银粉霜、天竺黄、飞朱砂。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喉痧。用法用量吹喉。摘录《喉科家训》卷四

  • 百草丸

    药方名称百草丸处方百草霜120克黄芩栀子各30克黄连槐花地榆各15克制法上为末,打糊为丸。功能主治治痔疮出血。用法用量每服9克,清汤送下。摘录《外科大成》卷二

  • 护漏汤

    药方名称护漏汤处方粪蜣螂1个(焙脆,为末)。功能主治痔漏。用法用量以饭粘展成条,先用猪棕探管之浅深,然后将此药条入管内,其管即退而生肌矣。摘录《洞天奥旨》卷十五引林天檠方

  • 定喘五虎汤

    药方名称定喘五虎汤处方麻黄1钱,光杏仁3钱,生石膏4钱,炙甘草4分,北细辛5分。功能主治痰喘,寒痰遏热,壅塞气管,咳逆气粗,咯痰稠粘,甚则目突如脱,喉间漉漉有声者。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 姜粉散

    《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卷五:姜粉散药方名称姜粉散处方当归(洗,去芦须,切,焙)、官桂(去皮,不见火)、人参(去芦,切片)、茯苓(白者,去黑皮)、甘草(炙)、芍药(洗净)、知母(润者,切,炒)、川芎(洗)

  • 黄耆茯神散

    药方名称黄耆茯神散处方黄耆(蜜炙)茯神(去木)甘草(炙)天南星(炮)白扁豆(炒黄)防风(去芦头)白附子(炮)肉桂(去粗皮)山药白芍药各等分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小儿荣卫气虚,精神不爽,面无颜色,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