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调中饮

调中饮

幼幼新书》卷二十一引茅先生方:调中饮

药方名称调中饮

别名调中饮子

处方豆蔻半两,白术(炮)半两,人参半两,陈橘皮(去白)半两,诃子(炮,去核)半两,茴香半两,缩砂仁半两,甘草(炙)半两,藿香3钱,桂心3钱,槟榔3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胃气不和。

用法用量调中饮子(《准绳·幼科》卷七)。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一引茅先生方

温热暑疫全书》卷一:调中饮

药方名称调中饮

别名调中汤

处方苍术2钱(泔水浸,麻油炒),白术(生)1钱,厚朴(姜汁炒)1钱,陈皮1钱,甘草(炙)1钱,枳实(炒)1钱,神曲(炒)1钱,黄连1钱(姜汁炒),山楂2钱(姜汁炒),草果8分,炮姜5分。

功能主治食积类伤寒,及手足四肢发阴斑。

用法用量调中汤(《张氏医通》卷十六)。

如腹痛,加桃仁;痛甚便秘,加大黄;口干,加省头草。

摘录温热暑疫全书》卷一

《伤寒绪论》卷下:调中饮

药方名称调中饮

处方苍术(泔浸麻油炒)2钱,白术(生)、厚朴(麦汁炒)。

功能主治食积,类伤寒,但身不痛者。

摘录《伤寒绪论》卷下

猜你喜欢

  • 利腰丹

    药方名称利腰丹处方白术9钱,杜仲5钱。功能主治风寒腰疼不能直者。用法用量酒煎服。10剂可愈,可为长治之法。摘录《石室秘录》卷三

  • 加减仙茅丸

    药方名称加减仙茅丸处方仙茅2斤(米泔浸5日,去赤水,用铜刀子去皮,用铜刀锉碎,夏月只浸3日,阴干,不见日,干称1斤),苍术2斤(米泔浸5日,或2日亦得,去皮,焙干,秤1斤),白茯苓(去皮)8两,车前子

  • 抗感颗粒

    药方名称抗感颗粒处方金银花210g赤芍210g 绵马贯众70g性状为黄棕色的颗粒;味甜、微苦。炮制以上三味,加水煎煮两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250ml,加乙醇至含醇量达50%,

  • 肝胆两益汤

    药方名称肝胆两益汤处方白芍1两,远志5钱,炒枣仁1两。功能主治胆气怯,夜不能寐,睡卧反侧,辗转不安,或少睡而即惊醒,或再睡而恍如捉拿。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此方白芍入胆,佐以远志、枣仁者,似乎入心而

  • 参鹿补膏

    药方名称参鹿补膏处方参鹿补膏清膏1kg,砂糖1.29kg。制法先将砂糖加水加热烊化,滤过,然后与参鹿补膏清膏混合,浓缩至比重1.365(热测),即得。密闭保存。功能主治益气养血,补肾壮阳。主阳虚畏寒,

  • 蠲脊散

    药方名称蠲脊散处方紫金皮、天灯心、酒坛根、马蹄香、马蹄金、紫背草、狗骨根、地前根、山苏木、白马骨、铁马鞭、臭木待根。功能主治过脊马(疒其)。用法用量上用生地黄酒。水各半煎服。摘录《准绳·疡医》卷五

  • 宽中健脾丸

    药方名称宽中健脾丸处方白术180克人参黄耆苍术茯苓五加皮各60克黄连(茱萸水炒)白芍泽泻各75克陈皮(盐水炒)半夏香附薏苡仁山楂各90克 草豆蔻苏子 萝卜子各45克沉香18克 大瓜蒌2个(每个镂1孔,

  • 顺肠粥

    药方名称顺肠粥处方芝麻50克 米50克功能主治润肠通便。治大便日久不通。用法用量煮粥食。摘录《嵩崖尊生》卷十四

  • 太清饮

    药方名称太清饮处方知母石斛木通各4.5克石膏(生用)15~20克功能主治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治胃火烦热,呕吐口渴,发斑发狂。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200毫升,温服或冷服。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 枳杏丸

    药方名称枳杏丸处方杏仁30克(汤泡,去皮、尖,别研)枳壳60克(先研为末)制法上药为细末,神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大便不通。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食前用米饮或生姜汤送下。摘录《女科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