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解肌宁嗽丸

解肌宁嗽丸

《中国药典》:解肌宁嗽丸

药方名称解肌宁嗽丸

处方紫苏叶48g前胡80g葛根80g 苦杏仁80g桔梗80g半夏(制)80g陈皮80g浙贝母80g天花粉80g枳壳80g茯苓64g木香24g玄参80g甘草64g

性状为黑绿色的大蜜丸;味微苦、辛。

炮制以上十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00~12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解表宣肺,止咳化痰。用于小儿感冒发热,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口服,小儿周岁一次半丸,二岁至三岁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每丸重3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解肌宁嗽丸

药方名称解肌宁嗽丸

处方麻黄5两,前胡20两,菊花20两,黄芩20两,枳壳(炒)20两,桑叶10两,桔梗10两,橘皮10两,紫苏叶10两,贝母10两,生石膏16两,杏仁(去皮炒)8两,甘草5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钱。

功能主治清热解表,止嗽化痰。主小儿感冒风寒,憎寒发热,咳嗽气促。

用法用量每服1丸,3岁以下儿酌减,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中国药典》一部:解肌宁嗽丸

药方名称解肌宁嗽丸

处方紫苏叶48g,前胡80g,葛根80g,苦杏仁80g,桔梗80g,半夏(制)80g,陈皮80g,浙贝母80g,天花粉80g,枳壳80g,茯苓64g,木香24g,玄参80g,甘草64g。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大丸,每丸重3g。

功能主治解表宣肺,止咳化痰。主小儿感冒发热,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小儿周岁1次半丸,2-3岁1次1丸,1日2次。

摘录《中国药典》一部

猜你喜欢

  • 甘竹沥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甘竹沥汤药方名称甘竹沥汤处方甘竹沥(一斗)生姜(三两)防风(三两)甘草(炙.三两)防己(一两)麻黄(去节.一两)人参(一两)黄芩(一两)白术(一两)细辛(一两)茵芋(

  • 大效圣散

    药方名称大效圣散处方金星石(碎)、银星石(碎)、禹余粮(碎)、寒水石(碎)、不灰木、半夏(汤洗7遍,去滑,生姜汁制焙)、大黄(锉)、蛤粉各等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吐血不止。用法用量兼解五毒。摘录《圣

  • 白茅藤酒

    药方名称白茅藤酒处方白茅藤根(于石臼内杵粉)。功能主治大麻风并36种风。用法用量每用粉4两,糯米1斗,蒸饭作酒;或每酒1升,用药2-3煮服。以醉为度。摘录《外科大成》卷四

  • 五仙丹

    药方名称五仙丹处方天麻(酒浸)12克全蝎(洗,去头、足,新瓦焙干)12克 白附子辰砂珍珠青礞石(煨)各9克 巴霜2粒 金银箔各10片制法上药研末。功能主治治小儿身热面赤,口噤气短,抽搐时作时止。用法用

  • 乳香定痛丸

    药方名称乳香定痛丸处方苍术(米泔浸)60克川乌(炮,去皮)当归川芎各30克乳香没药各9克丁香1.5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除湿化痰,活血止痛。治痛风。遍身骨节疼痛,或腿膝痛。

  • 大阳丹

    药方名称大阳丹处方朱砂半两,雄黄半两,雌黄半两(末),乳汁半升(男儿者)。制法上以酒1升,同熬干3次,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诸虚百损。用法用量每服1丸至3丸,空心米汤送下,兼服地仙酒、老仙酒更妙。摘

  • 大豆桑白皮汤

    药方名称大豆桑白皮汤处方大豆2大升,桑根白皮1握(切),槟榔2-7枚(劈),茯苓2两(切)。功能主治脚气遍身肿。用法用量先将大豆加水1斗,煮取5升,去豆,再将后3物,以前豆汁浸经宿,煮取2升,绞去滓,

  • 鹅琅丸

    药方名称鹅琅丸处方冬虫草6钱7分,金牛草6钱7分,当归3钱4分,川芎4钱,法半夏2钱,黄耆2钱,熟地2钱,丹皮2钱,山药2钱,明党参2钱,鹤虱2钱,洋参5钱4分,萸肉2钱,覆花1钱4分,米壳2钱。制法

  • 麻黄解肌汤

    《元和纪用经》:麻黄解肌汤药方名称麻黄解肌汤处方麻黄(去根节,陈者佳)甘草升麻赤芍药石膏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伤寒头痛,项强急,恶寒发热,腰痛,四肢烦疼而无汗者。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300毫

  • 风气跌扑膏药神方

    药方名称风气跌扑膏药神方处方男发1大团,蓖麻子(去壳)200粒,猪脂(熬油)2斤8两,麻油8两(以上先熬,熬至发化,蓖麻子焦枯,再入后药),威灵仙3两,熟地2两,独活1两5钱,金银花2两,当归身1两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