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解毒化斑汤

解毒化斑汤

寿世保元》卷四:解毒化斑汤

药方名称解毒化斑汤

处方牡丹皮地黄木通归尾远志甘草汤泡,去心)犀角(以乳汁磨下)3~6克紫草知母牛蒡子 茜根甘草(生,带梢者)川山甲(炒成珠,研末)3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化斑。治热毒发斑,斑色红如胭脂,或见紫黑者。

用法用量上用水煎药,调下山甲末并犀角汁同服。

备注方中除犀角、川山甲外,余药在原书中均无用量。

摘录寿世保元》卷四

《痧痘集解》卷六:解毒化斑汤

药方名称解毒化斑汤

处方荆芥黄芩山楂木通丹参连翘、荷鼻、黄连芦根知母紫草、山栀、银花、桔梗苏木

功能主治血热发斑。

摘录《痧痘集解》卷六

《痧痘集解》卷六:解毒化斑汤

药方名称解毒化斑汤

处方元参、黄芩柴胡芦根知母、山栀、连翘、荷鼻、丹皮、丹参、生地、山楂通草荆芥

功能主治血热发斑。

摘录《痧痘集解》卷六

伤寒大白》卷四:解毒化斑汤

药方名称解毒化斑汤

处方大力子、荆芥防风、川连、桔梗蝉蜕、生甘草

功能主治清热化癍。主癍痧发出,里有热者。

摘录伤寒大白》卷四

《片玉痘疹》卷八:解毒化斑汤

药方名称解毒化斑汤

处方人参黄耆甘草、归梢、川芎、大力子(炒)、防风连翘荆芥穗。

功能主治痘疮起发,因中气不足,致四围起发,中心落陷,密而重者。

用法用量水煎,入烧过人屎和服。

寒月,加官桂。

摘录《片玉痘疹》卷八

猜你喜欢

  • 七仙丹

    药方名称七仙丹处方何首乌(甜瓜瓣者,九蒸九晒)120克人参(去芦)60克 生地黄60克(酒洗)熟她黄60克(酒洗)麦门冬(去心)60克天门冬(去皮、心)60克 小茴香60克(炒黄色,秋冬用)白茯苓(去

  • 地黄麦门冬煎

    药方名称地黄麦门冬煎处方生地黄汁3升,生麦门冬3升,生姜汁1合,酥2合,白蜜2合。制法先煎地黄、麦门冬、姜汁等,3分可减1分,纳酥、蜜,煎如稀饧,纳贝母末8分,紫菀末4分,搅令调。功能主治肺热兼咳。用

  • 颠茄流浸膏

    药方名称颠茄流浸膏来源为颠茄草经加工制成的流浸膏。性状为棕色的液体;气微臭。炮制取颠茄草粗粉1000g,照颠茄浸膏的[制法]项下制得稠膏,测定生物碱含量后,加85%乙醇适量,并用水稀释,使含生物碱和乙

  • 败草散

    药方名称败草散别名败毒散处方多年盖屋烂草或盖墙烂草,不以多少。制法晒干为末。功能主治解疮毒。收湿气。主痘疮过搔成疮,脓血淋漓。用法用量败毒散(《种痘新书》卷十二)。摘录《得效》卷十一

  • 和中安蛔散

    药方名称和中安蛔散处方厚朴、广皮、白术、黄芩、黄连、木香、香附、乌梅、椒目15粒,白豆蔻5分,白芍、当归、甘草、生姜。功能主治妊娠饮食不节,饮冷所伤,寒热不调,致胃虚吐蛔;或因恶心阻食,甚则憎寒壮热,

  • 桂枝桃仁汤

    《妇人大全良方》卷一:桂枝桃仁汤药方名称桂枝桃仁汤处方桂枝芍药 生地黄各60克桃仁(制)50个甘草30克制法上药研为粗末。功能主治温经散寒,活血去瘀。治月经不通,腹痛有冷感,脉沉紧。用法用量每服15克

  • 冷香饮子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冷香饮子药方名称冷香饮子处方草果仁(五钱)附子(一钱)橘红(一钱) 炙甘草(一钱)功能主治治老人虚人,伏暑烦躁,引饮无度,恶心疲倦,服凉药不得者。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

  • 参连菖蒲汤

    药方名称参连菖蒲汤处方人参1钱,黄连1钱(姜炒),石菖蒲8分,石莲子1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噤口痢。用法用量水2盏,煎至1盏,终日细细呷之。如吐又服,但得一呷下咽便好,要封脐引热下行,用螺肉捣碎,入

  • 赤石脂丸

    《类证活人书》卷十八:赤石脂丸药方名称赤石脂丸处方黄连当归各60克赤石脂干姜(炮)各30克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伤寒热痢。用法用量每服30丸,米饮吞下,日服三次。摘录《类证

  • 火府散

    《万氏家抄方》卷五:火府散药方名称火府散处方生地5钱,木通5钱,甘草2钱半,当归2钱半,山栀仁2钱半。功能主治小儿心热,小便赤涩,多惊。用法用量水煎,食前服。摘录《万氏家抄方》卷五《永类钤方》卷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