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蠲痛丸

蠲痛丸

《直指》卷十八:蠲痛丸

药方名称蠲痛丸

处方延胡索(略炒)1两,川楝(蒸去皮核)半两,舶上茴香(炒)半两,牵牛(炒,取末)1分,当归1分,良姜1分,青皮(去白)1分,木香1分,天台乌药1分,全蝎7个(焙)。

制法上为末,生姜自然汁浸糕为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肠膀胱气痛。(疒颓)疝及一切疝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烧绵灰(存性)调酒送下。

摘录《直指》卷十八

《永乐大典》卷一三八八○引《卫生家宝》:蠲痛丸

药方名称蠲痛丸

处方草乌头4两(去皮尖,盐炒烟出),天南星2两(生),京墨半两(烧),破故纸3两(炒),没药1两(研),地龙2两(炒、去土),五灵脂2两(炒),乳香半两(研),白胶香2两(熔开,泼净,石上冷研)。

制法上为末。醋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寒湿痹,筋骨重疼,走注攻刺,腰脚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10丸,温酒下,渐加丸数服。

摘录《永乐大典》卷一三八八○引《卫生家宝》

猜你喜欢

  • 调胃参耆汤

    药方名称调胃参耆汤处方人参3钱,生黄耆2钱,当归2钱,桂枝4分,防风3分,麻黄根(因麻黄发汗,根止汗,宜用根)5分。功能主治产后心慌无主,濈濈汗出,形色又脱,汗多亡阳者。用法用量上加黑枣1个,用水1盏

  • 黄柏黑散

    《外台秘要》卷三十六引《古今录验》:黄柏黑散药方名称黄柏黑散处方黄柏(炙)30克 釜底墨1.2克制法上二味,捣和为散。功能主治治小儿脐中有渗出液,久不愈。用法用量以粉洒于脐中,即愈。摘录《外台秘要》卷

  • 菖蒲煎丸

    药方名称菖蒲煎丸处方人参1钱,石菖蒲1钱,款冬花1钱,桂心1钱,紫菀茸1钱。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30丸。功能主治小儿肺气壅实,咳嗽痰涎,喘鸣肩息。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煎糯米汤化下。摘录《御

  • 黄柏皮散

    药方名称黄柏皮散处方柏皮、白矾(枯)、朴消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滞颐,生疮赤烂。用法用量干搽患处。摘录《普济方》卷四○八

  • 柏叶丸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三:柏叶丸药方名称柏叶丸处方柏叶30克(微炙)续断22克 芎藭22克禹余粮60克(烧,醋淬七遍)艾叶22克(微炒)阿胶30克(捣碎炒令黄燥)牡蛎30克(烧为粉)地榆30克(锉)熟干

  • 银锁匙

    药方名称银锁匙处方天花粉24克玄参30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止烦渴,退口烧。治喉风心烦,口干作渴。用法用量每于食后用井花水调服6克。摘录《重楼玉钥》卷上

  • 云母散

    药方名称云母散处方云母粉 白茯苓(去黑皮)附子(炮裂,去皮、脐)各22.5克龙骨赤石脂各15克制法上五味,捣罗为细散。功能主治治久痢经年不愈。用法用量每服3克,温酒或米饮调下,日三夜一。摘录《圣济总录

  • 白龙丸

    《普济方》卷二九九:白龙丸药方名称白龙丸处方南硼砂1钱半,缩砂1钱,地栗30个(去皮),甘草2钱,寒水石2钱(烧),白僵蚕(直者)30个,桂心2钱,白茯苓2钱。制法上为细末,水为丸,如小豆大,蛤粉为衣

  • 加味救肺散

    《医宗金鉴》卷五十五:加味救肺散药方名称加味救肺散处方麦冬(去心)人参黄耆(炙)郁金五味子当归(酒洗)白芍药(酒炒)川贝母(去心,研)甘草(炙)马兜铃功能主治治小儿劳伤,无热,咳嗽痰中带血。用法用量水

  • 四物加人参汤

    药方名称四物加人参汤处方人参3克,川芎3克,白芍3克,当归身3克,生地3克,炙甘草3克,童便炒香附3克。功能主治补气补血。主营血亏虚。用法用量水煎服,生姜、大枣为引。摘录《万氏女科》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