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蜡丸子

蜡丸子

普济方》卷三九二引《幼幼新书》:蜡丸子

药方名称蜡丸子

处方硇砂1分,粉霜1分,辰砂(并研)1分,腻粉1分,川乌头(去皮脐,生用)1两半(取细末),青橘皮(去白,取末)1两,黑牵牛(取粉称)1两,巴豆(肥者)1两(去皮膜,用盐4两同炒讫至紫色,去盐不用,又生巴豆去皮干称1分,去心膜,与炒熟巴豆同研极细,入前件众药末再同研匀)。

制法上药末,每1两用黄蜡2两先消作汁,次投药末,搅令极匀,放温,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人、小儿一切积滞,泻利,或累经取转,气已虚为病未去者。

用法用量每服量人虚实5粒;如药经年,加至7粒;小儿虚积潮热,寒热,亦与服绿豆大3粒,生姜木瓜汤送下,夜卧服;凡有冷积,胸隔不利,先吃1服;冷泻不止,或赤白痢尤宜,服药即愈;如痢甚者,三更初1服,次日再1服。立效。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二引《幼幼新书

《鸡峰》卷十八:蜡丸子

药方名称蜡丸子

处方黄蜡2两,灯心2束,木香1分,肉豆蔻1分,硇砂半两。

制法上药并灯心并入蜡油铫子内,铁箸搅,候烟尽,放冷取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淋证。

用法用量每服3丸,以温酒调舶上茴香1钱送下,先炒幻心,欲烟尽,后入三味药更炒,移时稍丸服之。

摘录《鸡峰》卷十八

猜你喜欢

  • 加味益母丸

    《医学正印》卷下:加味益母丸药方名称加味益母丸处方益母草8两,川芎2两,白芍2两,当归2两,熟地2两,广木香2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调经种子。主用法用量每服50丸,好酒或童便送

  • 莨菪酒

    药方名称莨菪酒处方莨菪1撮。功能主治怀子而不乳。用法用量上以酒饮之。各家论述《医方考》:乳、产也,怀子而不乳者,气血凝涩,宜产而不产也。莨菪能行痹气,酒性能行滞血,故主之而旋乳。临床应用难产菑川王美人

  • 苦参圆

    药方名称苦参圆处方苦参三十二两,荆芥(去梗)十六两。炮制上为细末,水糊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心肺积热,肾脏风毒攻于皮肤,时生疥癞,瘙痒难忍,时出黄水,及大风手足烂坏,眉毛脱落,一切风疾,并皆治之

  • 空肠丸

    药方名称空肠丸处方麻仁、厚朴、枳壳、大黄、杏仁、川乌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肺脏虚热,大便闭结。用法用量米饮送下。摘录《仙传济阴方》

  • 内托消毒散

    药方名称内托消毒散处方人参9克黄耆30克防风9克白芷9克川芎9克当归9克桔梗6克连翘12克升麻9克柴胡6克金银花15克甘草节6克功能主治治发颐有脓不消者。用法用量水、酒各150毫升,煎至150毫升,徐

  • 防苓汤

    药方名称防苓汤处方土茯苓4两,茯苓2两,防己2两,防风2两,木瓜1两,黄耆1两,当归1两,羊蹄(后蹄,以疮之左右分用),蕺菜100丛(连根用)。功能主治臁疮及牛轭疮。用法用量煮羊蹄、蕺菜,滤汤煎药,去

  • 菟丝子粥

    药方名称菟丝子粥处方菟丝子30~60克(鲜者可用60~10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制法先将菟丝子洗净后捣碎,或用新鲜菟丝子捣烂,水煎,取汁,去渣后,入米煮粥,粥将成时,加入白糖稍煮即可。功能主治补肾

  • 水沉散

    药方名称水沉散别名水沉汤(《朱氏集验方》卷一)。处方香薷叶90克 白茯苓30克(去皮)厚朴(去粗皮,蘸生姜汁炙令紫色)90克 白扁豆30克丁香15克甘草15克(炙)制法上药为细末。功能主治治伏暑伤冷,

  • 八珍加麦门冬五味子汤

    药方名称八珍加麦门冬五味子汤处方八珍汤加麦冬1钱,五味子5粒。功能主治痘疮靥后,烦渴,喘咳。摘录《医林纂要》卷九

  • 黄耆白术散

    药方名称黄耆白术散处方黄耆1两,白术1两,芍药1两,桂1两,茯苓1两,甘草1两,人参1两(去芦),神曲1两。功能主治诸虚不足,面黄食少,困倦,潮热有时。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加生姜、大枣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