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水

药方名称藿香正气水

处方苍术160g陈皮160g厚朴(姜制)160g白芷240g茯苓240g大腹皮240g 生半夏160g甘草浸膏20g 广藿香油1.6ml紫苏叶油0.8ml

性状本品为深棕色的澄清液体(久贮略有浑浊);味辛、苦。

炮制以上十味,苍术陈皮厚朴白芷分别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6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前三种各收集初漉液400ml,后一种收集初漉液500ml,备用,继续渗漉,收集续漉液,浓缩后并入初漉液中。茯苓加水煮沸后,80℃温浸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取汁;生半夏用冷水浸泡,每8小时换水一次,泡至透心后,另加干姜13.5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大腹皮加水煎煮3小时,甘草浸膏打碎后水煮化开;合并上述水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用乙醇适量溶解。合并以上溶液,混匀,用乙醇与水适量调整乙醇含量,并使全量成2050ml,静置,滤过,灌装,即得。

功能主治解表祛暑,化湿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夏伤暑湿,头痛昏重,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10ml,一日2次,用时摇匀。

规格每瓶装10ml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龙连膏

    药方名称龙连膏处方黄连4两(洗净,锉,用水4盏慢火熬成膏,去滓),蜜1斤(慢火熬令得所,却入黑膏子熬),黄丹少许,龙涎粉1两。制法上将先前药膏,熬后入粉,再用半盏水研细,倾入蜜药膏在内,慢火熬,用篦子

  • 滑苓汤

    药方名称滑苓汤处方滑石1两,茯苓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因胃火热甚,而完谷不化,奔迫直泻。用法用量井水调服。摘录《辨证录》卷六

  • 硫黄洗方

    药方名称硫黄洗方别名硫黄汤、硫黑散处方石硫黄(研)4分,蛇床子4分,菟丝子5分,吴茱萸6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产后冷,玉门开不闭;产后阴户突出。用法用量硫黄汤(《三因》卷十八)、硫黑散(《梅氏验方新

  • 生乳丸

    药方名称生乳丸处方当归240克 生地240克川芎120克 生白芍240克通草60克 生麦芽500克 山甲120克漏芦240克 生黄耆240克鹿角霜240克 广木香120克王不留行(炒)120克制法共研

  • 苓术饮

    《玉案》卷三:苓术饮药方名称苓术饮处方白茯苓2钱,云术2钱,人参2钱,白芍1钱,山药1钱,芡实1钱,甘草1钱。功能主治口淡。用法用量加黑枣2个,食远服。摘录《玉案》卷三《玉案》卷五:苓术饮药方名称苓术

  • 白术茯苓干姜汤

    药方名称白术茯苓干姜汤处方白术、干姜、茯苓、细辛、桂心、干葛、甘草(炙)、陈皮、乌梅、豆豉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伏暑中风湿,烦渴引饮,心腹疼躁闷,口干面垢,洒洒恶寒,淅淅恶风,微汗,饥不能食。

  • 杏霜汤

    药方名称杏霜汤处方粟米(炒)一斗六升,甘草(炒)十斤半,盐(炒)十六斤,杏仁(去皮.尖.麸炒.别研)十斤。炮制上为末。功能主治调肺气,利胸膈,治咳嗽,止痰逆。常服悦泽颜色,光润皮肤。用法用量每服一钱,

  • 拔去病根丸

    药方名称拔去病根丸处方香附1两,姜炒山栀1两,川芎1两,苍术(米泔浸,炒)1两,神曲1两,山楂肉1两,带白陈皮1两,半夏曲1两,草豆蔻(要2头尖的方可用;如无,以白豆蔻代之)1两。制法上为细末,姜汁打

  • 流气丸

    《御药院方》卷八:流气丸药方名称流气丸处方木香1两,川茴香(微炒)1两,菖蒲1两,青皮(去瓤)1两,蓬莪荗(炒,锉)1两,红橘皮(去瓤)1两,槟榔1两,萝卜子1两,补骨脂(微炒)1两,荜澄茄1两,缩砂

  • 瓜饮

    药方名称瓜饮处方生瓜1枚(4破,水9升,煮取5升,去滓),白术4两,甘草1两(炙),生姜2两。功能主治脚气,呕逆不得食。用法用量上切3物,纳瓜汁中,煮取2升,去滓,温分3服。注意忌桃、李、雀肉、海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