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藿香半夏丸

藿香半夏丸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藿香半夏丸

药方名称藿香半夏丸

处方藿香叶8克半夏150克(生姜汁浸一宿,焙干)丁香15克

制法上药三味,捣罗为末,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胸膈有痰,脾胃积冷,噫醋吞酸,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5丸,不拘时候,温生姜汤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普济方》卷二十四:藿香半夏丸

药方名称藿香半夏丸

处方藿香1钱,半夏2钱,红豆1钱,干生姜半钱,诃子皮2钱,乌梅肉2钱,干姜1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长夏湿热胃困。长夏5-6月,湿热蒸炊,人多困倦,胸满短气,支节疼痛,气高而喘,烦热,大便或泄而黄,或如白泔,或渴或不渴,膨闷不欲食,或气短不能言,小便多而黄。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温水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十四

圣济总录》卷六十三:藿香半夏丸

药方名称藿香半夏丸

处方藿香叶半两,半夏1两(捣碎,炒),丁香皮(舶上者)半两,丁香半两,水银沙子1分(研)。

制法上为末,同水银研匀,酒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虚寒,痰盛,呕吐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7-10丸,生姜人参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三

猜你喜欢

  • 养神酒

    药方名称养神酒处方当归身60克 大热地90克 甘杞子60克 上白茯苓60克山药60克 苡仁30克木香15克 枣仁30克 川断30克麦冬30克丁香6克 建莲肉(去心)60克 大茴15克 桂圆肉240克功

  • 防葛平胃散

    药方名称防葛平胃散处方防风、葛根、苍术、厚朴、广皮、甘草。功能主治散风清胃。主风气呕吐之症,偶遇风冷,即发呕吐,头额疼痛,面赤面热,脉浮。用法用量风寒,加生姜;风热,加山栀、黄连、竹茹。摘录《症因脉治

  • 柴胡引子

    《颅囟经》卷下:柴胡引子药方名称柴胡引子处方柴胡、鳖甲(米醋涂炙)、知母、桔梗、枳壳(麸炒,去瓤)、玄参、升麻各等分。制法上锉细。功能主治小儿行迟,小儿自小伤抱,脚纤细无力,行止不得,或骨热疳劳,肌肉

  • 桂朴当归散

    药方名称桂朴当归散处方桂2两,川芎2两,当归(焙)2两,芍药2两,桔梗2两,茴香2两,五灵脂(炒)2两,良姜(炒)2两,厚朴2两半,干姜3两(2味同捣,炒),橘皮4两,甘草(炒),黄耆、白茯苓。制法上

  • 补漏生肌散

    药方名称补漏生肌散处方枯矾轻粉血竭乳香各等分制法上药共研极细腻。功能主治主眼中日间流水,色黄赤而味腥,时发时止,目胀痛,名日阳漏症。用法用量对漏处吹点。外用盐花、明矾少许,煎水洗眼。摘录《审视瑶函》卷

  • 泰山盘石散

    药方名称泰山盘石散处方人参黄耆各3克白术炙甘草各1.5克当归3克川芎白芍药 熟地黄各2.4克续断3克糯米10克黄芩3克砂仁1.5克功能主治补气养血,益肾安胎。治妇人气血两虚,素有堕胎之患者。用法用量上

  • 益气通尿汤

    药方名称益气通尿汤处方炙黄芪12克,炙升麻9克,厚肉桂2克(后下),荆芥穗9克,琥珀末3克(冲服),甘草梢3克。功能主治益气通尿。主气虚失约。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上海中医药杂志》

  • 暑症片

    药方名称暑症片处方猪牙皂80g细辛80g薄荷69g 广藿香69g木香46g白芷23g防风46g陈皮46g半夏(制)46g桔梗46g甘草46g贯众46g白矾(煅)23g雄黄57g朱砂57g性状为浅棕黄色

  • 寒淋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寒淋汤药方名称寒淋汤处方生山药30克 小茴香(炒,捣)6克当归9克 生杭芍6克椒目(炒,捣)6克功能主治治寒淋。喜饮热汤,喜坐暖处,时常欲便,便后更加抽引作疼。用法用量水煎服。

  • 红柿粥

    药方名称红柿粥处方红柿不拘多少。功能主治润心肺,止消渴,疗肺痿,清心热,开胃气,解酒热,安胃热,止口干,止吐血,补元气,补中益气。主用法用量下筛取汁,和糯米泔煮粥,和蜜尤好,任食之。或和粘米粉成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