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葛豉粥

葛豉粥

太平圣惠方》卷十七:葛豉粥

药方名称葛豉粥

处方葛根60克(锉)葱白5茎(并须、白)豉30克生姜30克(切)

功能主治治热病初起,身体壮热,头痛,骨肉酸楚,背脊强,口鼻手足微冷,小便赤黄。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800毫升,煎至220毫升,去滓,下粳米60克,煮作粥,乘热顿服,衣盖取汗。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十七

《圣惠》卷十七:葛豉粥

药方名称葛豉粥

处方葛根2两(锉),葱白5茎(并须白),豉1合,生姜1两(切)。

功能主治热病一日,身体壮热,头痛,骨肉酸楚,背脊强,口鼻手足微冷,小便赤黄。

用法用量上以水3大盏,煎至1盏半,去滓;下粳米2合,煮作粥,乘热顿服。衣盖取汗。

摘录《圣惠》卷十七

猜你喜欢

  • 炒米面

    药方名称炒米面处方陈腊炒米。制法下锅炒脆,研筛细末。功能主治脾泻,水泻。用法用量黑糖调吃,候饥时热吃。不可稀,亦不可饮汤水,茶亦不可吃太饱,本日即愈。摘录《仙拈集》卷一

  • 加减芦荟丸

    药方名称加减芦荟丸处方芦荟(真者)5钱,宣黄连(去须)2钱半,胡黄连2钱半,枳实2钱半,青皮2钱半,青黛2钱,木香2钱,山楂肉2钱,麦芽(炒)3钱,麝1分,干虾蟆1只(酥炙)。制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

  • 化癖金丹

    药方名称化癖金丹处方蟾酥(水泡)2钱,黄蜡2钱,羚羊角5分,牛黄5分,麝香3分,巴豆肉1钱,硇砂2分,冰片2分。制法上为末,为丸如菜子大。功能主治积癖。用法用量每用1粒,用扁头针在患处刺破皮入之,用膏

  • 黄耆紫草人参汤

    药方名称黄耆紫草人参汤处方黄耆(酒炒)、紫草(酒炒)、人参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痘疮表虚黑陷。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1大盏,煎6分,加酒服。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三

  • 久疟饮

    《仙拈集》卷一:久疟饮药方名称久疟饮处方白术生姜各30克当归9克功能主治治久疟不止。用法用量上药用水500毫升,煨取250毫升,俟发时内服。摘录《仙拈集》卷一《仙拈集》卷一引《要览》:久疟饮药方名称久

  • 冬葵子散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二:冬葵子散药方名称冬葵子散处方冬葵子(锉)蒲黄各15克功能主治主小儿膀胱热甚,血淋不止,水道涩痛。用法用量上药以水300毫升,入生地黄15克,煎至15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量儿

  • 加味三圣丸

    《方症会要》卷二:加味三圣丸药方名称加味三圣丸处方白术2两,川连1两,陈皮7钱,半夏曲7钱,白芍7钱。制法上为末,老米糊为丸。功能主治嘈杂吞酸痞满。用法用量口服。摘录《方症会要》卷二《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 藿苓汤

    《伤寒全生集》卷二:藿苓汤药方名称藿苓汤处方藿香、白术、厚朴、陈皮、半夏、茯苓、白芷、桔梗、大腹皮、苏叶、甘草、泽泻、猪苓、官桂。功能主治伤寒作泻口渴,小水不利。霍乱内外两伤,吐泻交作。用法用量《内经

  • 大黄饮

    《圣济总录》卷五十:大黄饮药方名称大黄饮处方大黄(锉,绢裹,蒸3度,焙干,微炒)1两半,泽泻1两半,黄芩(去黑心,锉碎)1两半,甘草(炙,锉)1两半,石膏(研)4两,山栀子1两半,仁桂(去粗皮,锉)1

  • 金凤衔珠丸

    药方名称金凤衔珠丸处方蛇床子4钱,母丁香3钱,肉桂3钱,杏仁3钱,白及3钱,吴萸3钱,菟丝子3钱,北细辛3钱,薏苡仁3钱,砂仁3钱,牡蛎3钱,川椒3钱,麝香少许。制法生蜜为丸,如樱桃大。功能主治月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