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菊花清燥汤

菊花清燥汤

医宗金鉴》卷六十八:菊花清燥汤

药方名称菊花清燥汤

处方甘菊花6克当归生地白芍(酒炒)川芎知母贝母(去心,研)地骨皮麦冬(去心)各3克柴胡黄芩升麻犀角(镑)甘草(生)各1.5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治石榴疽。色红焮肿,坚硬疼痛,破翻如榴,寒热如疟。

用法用量上药加竹叶20片,灯心70厘米,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食后温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八

《金鉴》卷六十八:菊花清燥汤

药方名称菊花清燥汤

处方甘菊花2钱,当归1钱,生地1钱,白芍1钱(酒炒),川芎1钱,知母1钱,贝母1钱(去心,研),地骨皮1钱,麦冬(去心)1钱,柴胡5分,黄芩5分,升麻5分,犀角5分(镑),甘草(生)5分。

功能主治石榴疽,焮肿。

用法用量竹叶20片,灯心20寸,水2钟,煎8分,食后温服。

摘录《金鉴》卷六十八

猜你喜欢

  • 甲香散

    药方名称甲香散别名犀角散处方甲香1两,犀角屑1两,射干1两,木香1两,熏陆香1两,丁香1两,黄连1两,川升麻1两,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牡蛎1两(烧为粉),羚羊角屑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

  • 盒脾散

    药方名称盒脾散处方炒术、芍药、生地黄、甘草、升麻、荆芥、防风、陈皮、大腹皮、僵蚕、蝉蜕。功能主治痘至8-9日期,修然身中枭痒,此痘证之最急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准绳·幼科》卷六

  • 第二真黄风汤

    药方名称第二真黄风汤处方炙黄耆3钱,防风根5钱,云茯苓3钱,制半夏钱半,炙甘草5分,福橘皮1钱,当归身3钱,人参1钱半,桂水炒白芍1钱半,豨莶3钱,麸炒枳实5分。功能主治真中风初感,服第一真黄风汤后;

  • 防风当归丸

    药方名称防风当归丸处方防风、当归(去尾)各等分。制法上药为丸。功能主治肝经有风,血得风而流散不归经,以致妊娠下血。用法用量每服1钱,白汤送下。摘录《医钞类编》卷十七

  • 凉髓丹

    药方名称凉髓丹处方地骨皮1两,丹皮1两,麦冬5钱,金钗石斛3钱,牛膝2钱,茯苓2钱。功能主治补肾水。主肾水不能制火,每夜发热如火,至五更身凉,时而有汗,时而无汗,觉骨髓中内炎,饮食渐少,吐痰如白沫。用

  • 冬瓜洗面药

    药方名称冬瓜洗面药处方冬瓜1个(以竹刀子刮去青皮,切作片子)。制法酒1升半,水1升,同煮烂,用竹绵擦去滓,再以布滤过,熬成膏,入蜜1斤,再熬稀稠得所,以新绵再滤过,于瓷器内盛。功能主治颜面不洁,苍黑无

  • 钓骨丸

    药方名称钓骨丸处方栗子肉上皮半两(为末),鲇鱼肝1个,乳香2钱5分。制法上捣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骨梗咽喉。用法用量视骨梗远近,以线系绵裹1丸,水润吞下,提线钓骨出之。摘录《串雅外编》卷二

  • 升阳补气汤

    药方名称升阳补气汤处方厚朴(姜制)1.5克升麻羌活白芍药独活防风甘草(炙)泽泻各3克 生地黄4.5克柴胡7.5克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饮食不时,饥饱劳役,胃气不足,脾气下溜,气短无力,不耐寒热,饭后

  • 生发膏

    药方名称生发膏别名甘松膏(《普济方》卷四十八)。处方蔓荆子附子细辛续断皂荚泽兰零陵香防风杏仁藿香白芷各60克松叶石南各90克莽草30克 松膏马鬐膏猪脂各1.8升熊脂1.2升制法上十八味,哎咀,以清醋1

  • 虎骨木瓜片

    药方名称虎骨木瓜片处方没药20公斤,乳香20公斤,当归20公斤,肉桂20公斤(去粗皮),甜瓜子20公斤,地龙肉20公斤,骨碎补6.25公斤,怀牛膝20公斤,虎骨10公斤,木瓜10公斤,木香20公斤,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