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茯苓饮子

茯苓饮子

《重订严氏济生方》:茯苓饮子

药方名称茯苓饮子

处方茯苓(去皮)半夏(汤泡七次)茯神(去木)橘皮(去白)麦门冬(去心)各30克沉香(不见火)甘草(炙)槟榔各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痰饮蓄于心胃,怔忡不已。

用法用量每服12克,水250毫升,生姜5片,煎至17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医方类聚》卷一五八引《济生》:茯苓饮子

药方名称茯苓饮子

处方茯苓(去皮)1两,半夏(汤泡7次)1两,茯神(去木)1两,橘皮(去白)1两,麦门冬(去心)1两,沉香(不见火)半两,甘草(炙)半两,槟榔半两。

功能主治痰饮蓄于心胃,怔仲不已。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五八引《济生》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二:茯苓饮子

药方名称茯苓饮子

处方艾叶、参、苓、术、草、芎、归、陈皮香附、黄苓、杜仲大枣

功能主治清心。主妊娠3月,胎动不安。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二

方出《外台》卷二十引《古今录验》,名见《鸡峰》卷十七:茯苓饮子

药方名称茯苓饮子

别名茯苓汤、茯苓杏仁

处方茯苓4两,杏仁4两,橘皮2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气忽发,满胸急者。

用法用量茯苓汤(《圣济总录》卷八十)茯苓杏仁煎(《普济方》卷一九四)。

注意忌酢物。

摘录方出《外台》卷二十引《古今录验》,名见《鸡峰》卷十七

猜你喜欢

  • 冰片粉

    药方名称冰片粉处方冰片少许。功能主治置于鸡眼上,用火点燃,至感觉疼痛时将火吹灭。每日1~2次,每次约半分钟,一个疗程5~7天。愈后局部无瘢痕。摘录《外治方》

  • 癃清片

    药方名称癃清片处方泽泻、车前子、败酱草、金银花、牡丹皮、白花蛇舌草、赤芍、仙鹤草、黄连、黄柏性状为棕褐色的片;气芳香,味微苦。炮制以上十味,泽泻粉碎成细粉,过筛,备用;白花蛇舌草、仙鹤草、金银花、败酱

  • 珀珠散

    药方名称珀珠散处方琥珀末3克珍珠末1.5克,朱砂末1.5克 飞滑石18克甘草末3克功能主治治溺血成块,窍滞不利,茎急疼痛。用法用量上药和匀,分三服。用整木通,去粗皮,煎汤调服。摘录《医宗金鉴》卷四十

  • 红豆蔻丸

    《圣济总录》卷六十七:红豆蔻丸药方名称红豆蔻丸处方红豆蔻1两(去皮),木香1两,缩砂仁1两,槟榔1两(锉),诃黎勒1两(炮,用皮),藿香叶1两,陈橘皮(去白,炒)2两,胡椒1分,荜澄茄半两,茴香子(炒

  • 固命丹

    药方名称固命丹别名飞步丹处方人参4两,熟地4两,枸杞6两,麦门冬6两,白茯苓1斤,当归1斤,仙灵脾(取叶)1斤(去毛,酒拌蒸)。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却病延年。主风癞过服克伐药,病

  • 快气丸

    《圣济总录》卷七十一:快气丸药方名称快气丸处方槟榔3枚(锉)木香30克 肉豆蔻(去壳)15克甘遂15克(麸炒黄)大戟7.5克(炮)白牵牛30克(炒)墨(烧赤,醋淬)7.5克沉香15克 陈橘皮(汤浸,去

  • 黑虎散

    《百一》卷十一:黑虎散药方名称黑虎散处方干姜1两,良姜1两,片子姜黄1两,巴豆30粒(新者用21粒,去壳)。制法将上三药锉如巴豆大,一处炒令焦黑色,去巴豆不用,将余药为细末。功能主治疟疾。用法用量每服

  • 香壳散

    药方名称香壳散处方橘皮(洗,去瓤)制法为细末。功能主治治伤寒心胸满闷不舒。用法用量每服3克,空腹时用生姜汤调下。摘录《小儿卫生总微论》卷七

  • 葱白粥

    《济生秘览》:葱白粥药方名称葱白粥处方粳米50克葱白白糖各适量制法先煮粳米,待粳米将熟时把切成段的葱白2~3茎及白糖放入即可。功能主治解表散寒,和胃补中。适用于风寒感冒。用法用量每日1次。热服,取微汗

  • 苦楝子汤

    药方名称苦楝子汤处方苦楝子不拘多少。功能主治痘疮不出,出亦稀少。用法用量煎汤浴儿。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