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茯苓厚朴汤

茯苓厚朴汤

活幼心书》卷下:茯苓厚朴汤

药方名称茯苓厚朴汤

处方茯苓(去皮)7钱半,半夏(汤煮透,滤,锉,焙干)7钱半,甘草3钱(炙),厚朴5钱(去粗皮,锉碎,每1斤用生姜1斤,切薄片,烂杵拌匀,酿1宿,慢火炒干)。

功能主治伤寒伤风夹痰,呕逆并吐泻后,喉涎牵响,饮食减少,脾胃气虚。伤乳食停痰,咳嗽,或吐白沫,气喘。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煎7分,不拘时候温服。或加大枣1个,去核同煎。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产科发蒙》卷二:茯苓厚朴汤

药方名称茯苓厚朴汤

处方当归川芎茯苓厚朴(制)各等分。

功能主治妊娠卒心痛,气欲绝。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3合,煮取1合,以延胡索末1钱,和调顿服。

摘录《产科发蒙》卷二

《医钞类编》卷六:茯苓厚朴汤

药方名称茯苓厚朴汤

处方茯苓3钱,厚朴1钱5分,白术2钱,半夏1钱,枳壳1钱,陈皮1钱,甘草1钱。

功能主治虚闭。浊阴之气上升,裹其痰饮,饮食不进,大便为气闭不通,小便清利。

用法用量水1钟,加生姜3片,大枣3个,煎8分,食远服。

摘录《医钞类编》卷六

猜你喜欢

  • 丁黑散

    药方名称丁黑散处方丁香、肉豆蔻、陈紫苏、陈皮、盐木瓜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久泻不食。用法用量每服半钱,米饮调下。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八引《吉氏家传》

  • 坏痰丸

    药方名称坏痰丸处方皂角(刮去黑皮,酥炙黄色,去子)半斤,枯白矾半斤。制法上为细末,水浸蒸讲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风痰,利咽膈,破积滞,散疼痛,止咳嗽。主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滚痰丸”

  • 加减一阴煎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加减一阴煎药方名称加减一阴煎处方生地 芍药麦冬各6克 熟地9~15克 炙甘草1.5~2.1克知母地骨皮各3克功能主治滋阴降火。治较一阴煎证而火更甚者。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

  • 甘麦散

    药方名称甘麦散处方大麦糵4两,甘草半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脾胃不和。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煎至8分,温服,不拘时候。摘录《鸡峰》卷二十四

  • 姜桂六君子汤

    药方名称姜桂六君子汤处方六君子汤加干姜、肉桂。功能主治寒气呕吐。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 果皮丸

    药方名称果皮丸处方果州陈皮、川当归。制法上为末,酒煮糊为丸。功能主治久患风疾,手足不遂。用法用量汤、酒任服,不拘多少。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一

  • 补肾壮阳汤

    药方名称补肾壮阳汤处方熟地15g,生麻黄3g,白芥子3g,炮姜6g,杜仲12g,狗脊12g,肉桂6g,菟丝子12g,牛膝9g,川断9g,丝瓜络6g。功能主治温通经络,补益肝肾。主腰部损伤的中后期。用法

  • 茶煎汤

    药方名称茶煎汤处方细茶、生姜。功能主治赤痢,白痢。用法用量治赤痢,细茶4钱,生姜2钱;治白痢,细茶2钱,生姜4钱。摘录《方症会要》卷二

  • 四君子汤加味

    药方名称四君子汤加味处方党参30克,白术24克,茯苓15克,甘草9克,莪术60克,三棱30克,牛膝15克。功能主治益气健脾,祛瘀通络。主脾虚湿阻,瘀血阻滞胞宫。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

  • 大正气散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六:大正气散药方名称大正气散处方附子(炮,去皮、脐)厚朴(姜汁制)桂心甘草(炙)干姜(炮)陈皮各30克 茱萸15克(微炒)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主瘴疟,霍乱吐泻。用法用量每服6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