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芦根饮

芦根饮

《通俗内科学》:芦根饮

药方名称芦根饮

处方芦根1钱,麦冬1钱,地骨皮1钱,生姜1钱,栀皮5分,茯苓5分。

功能主治肺痨。

用法用量水2钟,煮8分,温服。

摘录《通俗内科学》

圣济总录》卷二十五:芦根饮

药方名称芦根饮

处方芦根(锉)半两,冬瓜皮半两(切,焙)。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热病干呕。

用法用量用水2盏,煎至1盏半,去滓,分2次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医心方》卷十四引《集验方》:芦根饮

药方名称芦根饮

别名芦根饮子

处方芦根(切)1升,青竹茹1升,粳米3合,生姜2两(切)。

功能主治伤寒后干呕不食。

用法用量芦根饮子(《千金》卷十)。

各家论述医方集解》:此足太阴、阳明药也。芦根甘寒,降伏火,利小水;竹茹甘寒,除胃热,清燥金;生姜辛温,祛寒饮,散逆气,二者皆能和胃,胃和则呕止;加粳米者,亦藉以调中州也。

摘录医心方》卷十四引《集验方

圣济总录》卷三十九:芦根饮

药方名称芦根饮

处方芦根(锉,焙)1两1分,人参1分,水萍(紫者,焙干)1分,枇杷叶(拭去毛)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霍乱心烦。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入薤白4寸(拍破),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九

方出《经效产宝》卷中,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六三:芦根饮

药方名称芦根饮

别名芦根

处方芦根(切)1升,栝楼3两,人参3两,甘草3两,茯苓3两,生麦门冬4两。

功能主治产后大渴不止。

用法用量芦根散(《普济方》卷三五三)。

摘录方出《经效产宝》卷中,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圣济总录》卷一六二:芦根饮

药方名称芦根饮

处方芦根2两(洗,锉),人参1两,枇杷叶(炙,拭去毛)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产后霍乱,吐利心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圣济总录》卷一六八:芦根饮

药方名称芦根饮

处方芦根(锉)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人参半两,知母(焙)1两,粟米1合。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壮热,兼呕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加生姜少许(擘破),同煎至5分,去滓,分3次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八

猜你喜欢

  • 蓝淀膏

    药方名称蓝淀膏处方蓝淀。功能主治急疳蚀唇鼻口,欲死。用法用量敷之,日十度,夜四度。摘录《鸡峰》卷二十四

  • 豁痰定喘汤

    药方名称豁痰定喘汤处方胆星10两,苏子(炒)10两,法半夏10两,天竺黄5两,大黄5两,槟榔5两,贝母5两,花粉5两,桔梗5两,白芥子(炒)5两,浮海石(煅)3两,甘草3两,葶苈子3两。制法上为细粉,

  • 麦冬平肺饮

    药方名称麦冬平肺饮别名麦冬清肺饮(《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处方人参麦门冬赤芍槟榔赤茯苓陈皮桔梗各3克甘草1.5克功能主治益气养阴,化痰排脓。治肺痈初起,气阴两虚,咳嗽气急,胸中隐痛,呕吐脓痰。用法用量

  • 铁骨丹

    药方名称铁骨丹处方川乌(炮.去皮脐尖)、草乌(炮.去皮脐尖)、川芎、当归(酒浸.晒)、肉桂、续断(洗晒)、细辛、补骨脂(炒)、乌蛇(酒浸.取肉晒),各七钱半。白僵蚕(炒)、木鳖子(去壳.炒)、天麻(酒

  • 扁豆粥

    《食鉴本草》:扁豆粥药方名称扁豆粥处方白扁豆15克人参5~10克粳米50克制法先煮扁豆,将熟,入米煮粥;同时单煎人参取汁,粥熟时,将渗汁对入调匀即可。功能主治益精补肺,健脾止泄。适用于久泄不止、脾胃虚

  • 鸡膍胵汤

    《女科指掌》卷五:鸡膍胵汤药方名称鸡膍胵汤处方鸡膍胵3具(去垢净),鸡肠3具(去垢净),人参、当归、生地、甘草、枣。功能主治产后小便不禁。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鸡肠、胵、大枣,取5升,入药再煎服。摘录《

  • 大圣万安散

    药方名称大圣万安散处方白术2钱半,木香2钱半,胡椒2钱半,陈皮(去白)5钱,黄耆5钱,桑白皮5钱,木通5钱,白牵牛(炒,取头末)2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女人症瘕癖气,腹胀胸满,赤白带下;久患血气虚弱

  • 桂枝栝楼根汤

    药方名称桂枝栝楼根汤别名桂枝瓜蒌汤处方桂心、白芍药、栝楼根、甘草(炙)、川芎各等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伤风汗下不解,郁于经络,随气涌泄,衄出清血,或清气道闭,流入胃管,吐出清血,遇寒泣之,色必瘀黑者

  • 麒麟竭膏

    药方名称麒麟竭膏处方麒鳞竭15克雄黄15克(细研)密陀僧15克(细研)雌黄7.5克(细研)乱发15克朱砂15克(细研)乳香30克(细研)黄耆30克白芍药30克 牡丹30克连翘30克丁香30克木香30克

  • 加减润燥汤

    《万病回春》卷二:加减润燥汤药方名称加减润燥汤处方当归3.6克川芎3克白芍(酒炒)6克 生地黄(酒炒)2.4克 熟地黄(姜汁炒)2.4克白术(去芦)3克 白茯苓(去皮)3克 南星(姜汁炒)3克半夏(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