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红豆蔻散

红豆蔻散

《圣惠》卷五:红豆蔻散

药方名称红豆蔻散

处方豆蔻1两(去皮),木香半两,当归3分(锉,微炒),桂心半两,高良姜1两(锉),芎?3分,诃黎勒半两(煨,用皮),草豆蔻6枚(去皮),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白术半两,神曲3分(微炒令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脾脏冷气,攻心腹疼痛,宿食不消,及腹胁胀闷,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3枚,同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稍热服。

摘录《圣惠》卷五

《圣惠》卷五:红豆蔻散

药方名称红豆蔻散

别名豆蔻

处方豆蔻3分(去皮),白术3分,桂心3分,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人参1两(去芦头),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诃黎勒3分(煨,用皮),黄耆3分(锉),当归3分(锉,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脾胃气虚弱,不能饮食,食即妨闷,四肢少力,疼痛。

用法用量豆蔻汤(《圣济总录》卷四十六)。

注意忌生冷、油腻、湿面。

摘录《圣惠》卷五

猜你喜欢

  • 吹消散

    药方名称吹消散处方乳香、麝香、蟾酥、辰砂、儿茶、没药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一切肿毒。用法用量用1分于膏上贴之。摘录《串雅内编》卷二

  • 花光散

    药方名称花光散处方玳瑁屑2两半,蓝实(炒)1两半,安息香(别研)1两,丹砂(别研)1两,琥珀1两,牛黄(别研)半两,人参半两,麝香(别研)半两,贯众半两。制法上药除别研外,为细末,拌匀。功能主治服药过

  • 保和温胃丸

    药方名称保和温胃丸处方神曲3两,楂肉3两(炒),莱菔子3两(炒),陈皮1两半,草果1两(炒)木香1两(研)。制法上为末,生姜浓汁为丸,收晒7日。功能主治食停中脘,抑遏清阳,胸膈痞满,恶寒不止,脉沉实者

  • 乌发糖

    药方名称乌发糖处方核桃仕50克,赤沙糖500克。制法1.将红糖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烧开,移文火上煎熬至稠厚时,加炒香的黑芝麻、核桃仁,搅拌均匀停火。2.将乌发糖倒入涂有熟菜油的搪瓷盘中摊平,晾

  • 马蔺子饮

    药方名称马蔺子饮处方马蔺子3合,地榆2两,艾叶(炒)2两,赤石脂4两,当归(切,焙)4两,龙骨2两半,白茯苓(去黑皮)2两半。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赤白痢,脐腹疠痛;及久水泻,白浊如米泔。用法用量每服

  • 九味四物汤

    药方名称九味四物汤处方熟地黄、当归、川芎、白芍、人参、柴胡、黄芩、黄连、甘草。功能主治性躁多气伤肝,而动冲任之脉,一月经再行者。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摘录《竹林女科》卷一

  • 丁香半夏丸

    《太平惠民种剂局方》卷四:丁香半夏丸药方名称丁香半夏丸别名丁夏霍香丸(《鸡峰普济方》卷十八)、半夏丁香丸(《景岳全书》卷五十四)。处方肉豆蔻仁木香丁香人参陈皮(去白)各7.5克藿香(叶)15克半夏(汤

  • 沉香导气散

    《证治准绳·类方》卷四:沉香导气散药方名称沉香导气散处方沉香7.5克人参15克槟榔7.5克白术乌药麦芽(炒)神曲(炒)紫苏叶大腹皮(炒)厚朴(制)各30克诃子皮(炮)15克香附(炮)45克姜黄橘皮甘草

  • 消积通经丸

    药方名称消积通经丸处方南香附(醋炒)300克艾叶(醋炒)60克当归(酒洗)60克 南芎30克赤芍30克 生地60克桃仁(去皮)30克红花(酒洗)30克三棱(酣炒)刃克莪术(醋炒)30克干漆(炒)30克

  • 莲叶饮

    药方名称莲叶饮处方莲叶3个(炙焦揉碎),甘草(炙)2两(锉如麻豆大),生蜜1匙,生地黄汁3合,蒲黄2两(汤成下)。功能主治产后血晕不识人,狂言乱语。用法用量上5味,以前2味用水5盏,煎取2盏,去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