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稀涎散

稀涎散

儒门事亲》卷十二:稀涎散

药方名称稀涎散

处方猪牙皂角(不蛀者,去皮、弦)30克(炙用)绿矾藜芦各15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涌吐顽痰。治膈实中满,痰厥失音,牙关紧闭,如丧神守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或3~6克,用浆水调下。牙关不开者,斡开牙关灌之。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重订严氏济生方》:稀涎散

药方名称稀涎散

处方半夏14枚(生,切片)猪牙皂角1条(炙)

功能主治治风涎不下,喉中作声,状如牵锯者。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以水4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入姜汁少许,温服。不能咽者,徐徐灌之。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证治准绳·类方》卷一:稀涎散

药方名称稀涎散

处方江子仁6粒(每粒分作二半)牙皂9克(切片)明矾30克

制法上药先将矾化开,再入另二味,搅匀待矾枯为末。

功能主治治中风不语,牙关紧闭,单蛾双蛾。

用法用量每用0.9克吹入。痰涎壅盛者,用1.5克,灯心汤送下。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一

《古今医统》卷四十三:稀涎散

药方名称稀涎散

处方猪牙皂角(炙,去皮、弦)30克藜芦15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涌吐顽痰。治顽痰。

用法用量每次1.5~6克,用浆水调下,牙关不开者,灌之。

摘录《古今医统》卷四十三

猜你喜欢

  • 吴茱萸散

    《太平圣惠方》卷四:吴茱萸散药方名称吴茱萸散处方吴茱萸7.5克(汤浸七遍,焙干微炒)厚朴15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芎藭30克干姜15克(炮裂,锉)甘草15克(炙微赤,锉)附子22.5克(炮裂

  • 敷药

    药方名称敷药处方人指甲、血余。制法上置瓦上炙存性,研细末,每两药粉加麝香1钱,再研匀细。功能主治长肉收口。主梅杨结毒。用法用量日敷患处。初发时,每日五鼓时取服三黄丸4钱,以热陈酒送下,醉盖被取汗;或以

  • 贴脐散

    药方名称贴脐散处方吴茱萸(醋炒香熟)15克干姜(炮)15克水鳖子5枚(炒)制法上药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元脏气虚,浮阳上攻,口舌生疮。用法用量每用1.5克,冷水调敷脐部,上以纱布盖之。摘录《魏氏家藏方》卷

  • 猫粪散

    药方名称猫粪散处方猫粪(生白衣者)。制法上用泥球子裹,烧红,取出放冷,研细。功能主治腹中块,攻注发痛,诸药不效者。用法用量每服1钱,入麝香少许,温酒1盏调下。摘录《鸡峰》卷九

  • 安心丸

    药方名称安心丸处方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全蝎半两(炒)。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黄米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小儿慢惊。用法用量每服20丸,米饮送下。摘录《幼幼新书》卷九引郑愈方

  • 表邪降火汤

    药方名称表邪降火汤处方薄荷、陈皮、苍术、麻黄(夏、秋不用)、桂枝、杏仁、腹皮、苏叶、甘草、生姜(引)。功能主治肺寒发喘,身热骨酸,畏寒头痛,脉浮洪。摘录《点点经》卷三

  • 四磨汤

    《重订严氏济生方》卷二:四磨汤药方名称四磨汤别名四磨饮(《杏苑生春》卷六)。处方人参槟榔沉香天台乌药功能主治破滞降逆,补气扶正。治七情伤感,上气喘息,胸膈满闷,不思饮食。用法用量上四味,各浓磨水,取3

  • 催生神柞饮

    药方名称催生神柞饮处方生柞枝(洗,锉)1两,益母草1两,川芎5钱,当归5钱,人参3分。功能主治少妇初产,交骨不开,或因临盆太早,用力催逼,儿横腹内者。用法用量水2钟,煎1钟,温服。摘录《大生要旨》卷三

  • 清胆汤

    《伤寒大白》卷三:清胆汤药方名称清胆汤处方柴胡黄芩竹茹厚朴广皮甘草功能主治治胆经火旺之盗汗。用法用量水煎服。若左寸脉大,为胆涎沃心,加陈胆星、川黄连。摘录《伤寒大白》卷三《急腹症方药新解》:清胆汤药方

  • 感应圆

    药方名称感应圆处方百草霜(用村庄家锅底上刮得者.细研)称二两,杏仁(拣净者.去双仁者.百四十个.去尖.汤浸一宿.去皮.别研极烂如膏),南木香(去芦头)二两半,丁香(新拣者)一两半,川干姜(炮制)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