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百花丸

百花丸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百花丸

药方名称百花丸

处方冬花3两,五味子(炙)3两,紫菀3两,花粉3两,丹皮3两,桔梗3两,橘皮3两,麦冬3两,前胡3两,百合3两,玄参(去芦)3两,沙参3两,薄荷3两,蒲黄(炒)3两,杏仁(去皮,炒)3两,柿霜3两,川贝3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重2钱5分。

功能主治清热润肺,宁嗽止喘。主肺热虚火,咳嗽痰喘,口干声哑,痰中带血。

用法用量每服1丸,温开水送下,日2次。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济生》卷二:百花丸

药方名称百花丸

处方款冬花百合(蒸、焙)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

功能主治七情内伤,酒色无节,虚火妄动,午后潮热,咳嗽喘急,痰中带血,津少声哑,诸虚百损。

用法用量本方原名百花膏,与剂型不符,据《症因脉治》改。改为膏剂,名“润肺百花膏”(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武汉方)。

各家论述医方集解》:此手太阴药也。款冬泻热下气,清血除痰;百合润肺宁心、补中益气,并为理嗽要药。

摘录《济生》卷二

《医部全录》卷二二一:百花丸

药方名称百花丸

处方防风1两半,人参1两半,苁蓉1两半,干地黄1两半,羚羊角1两半,麦冬1两半,天门冬1两半,芍药20铢,独活20铢,干姜20铢,白术20铢,丹参20铢,山茱萸20铢,甘草20铢,茯神20铢,升麻20铢,黄耆20铢,菊花20铢,地骨皮20铢,石斛20铢,牛膝20铢,五加皮20铢,薯蓣20铢,秦艽1两,芎?1两,桂心1两,防己1两,生姜1两,黄芩1两,附子18铢,石膏3两,寒水石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中风后虚热翕翕然。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生姜蜜汤送下,日3次。稍加至30丸。

注意忌油、面、蒜、生冷、酢滑,及猪、羊、鸡、鱼等肉。

摘录《医部全录》卷二二一

猜你喜欢

  • 黄耆糯米汤

    药方名称黄耆糯米汤别名黄耆汤处方糯米5升,黄耆6两。功能主治妊娠忽然下黄汁如胶,或如豆汁,胎动腹痛。用法用量黄耆汤(《竹林女科》卷二)。摘录方出《妇人良方》卷十二,名见《女科指掌》卷三

  • 回毒膏

    药方名称回毒膏处方麻油4两,番木鳖1两(去毛),壮人头发3两,飞丹2两。制法番木鳖入麻油中煎枯,捞出木鳖,入壮人头发熬化,候滴水成珠,加飞丹收成膏。功能主治痘后疮毒。用法用量贴之。摘录《同寿录》卷末

  • 葵子如圣散

    药方名称葵子如圣散处方黄葵子(炒)70粒。制法烂研。功能主治催生。主妇人产难。用法用量《医灯续焰》本方用法:焙干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若胎漏血干难产,痛极者,并进三服,良久腹中气宽,胎滑即产;如打

  • 救急解毒丸

    药方名称救急解毒丸处方甘草2两,桔梗2两,荆芥1两,防风1两,连翘1两,酒芩1两,酒连1两,薄荷1两,升麻1两,酒大黄1两,僵蚕5钱,蒲黄5钱,青黛5钱,盆消5钱,射干5钱。制法上为极细末,以乌梅汤调

  • 附子山茱萸汤

    药方名称附子山茱萸汤处方附子(炮,去皮脐)1两,山茱萸1两,木瓜干半两,乌梅半两,半夏(汤洗去滑)3分,肉豆蔻3分,丁香1分,藿香1分。制法上锉散。功能主治肾经受湿,腹痛寒厥,足痿不收,腰椎痛,行步艰

  • 加味胃苓丸

    《保命歌括》卷五:加味胃苓丸药方名称加味胃苓丸处方苍术(制)、厚朴(姜制)、陈皮、白术、猪苓、泽泻、香附(酒浸,炒)、神曲(炒)、白茯苓各等分、炙甘草减半。制法上为末,荷叶煮粳米糊丸。功能主治导饮消食

  • 柴胡加细辛汤

    药方名称柴胡加细辛汤处方柴胡(去头芦,削去黄薄皮少许,拭净,锉碎)1两,黄芩(取中空者,用流水润透,蒸半炷香,晒干,锉碎)7钱,人参(饭上蒸熟)3钱,甘草(去头尾,酒润,炙令黄色,锉碎)4钱,生姜(切

  • 桂枝加耆术汤

    药方名称桂枝加耆术汤处方黄耆3钱(蜜炙),桂枝3分,白术1钱半(炒),白芍1钱半(酒炒),甘草5分(炙),生姜2片,大枣3枚。功能主治多汗,脉弦软者。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各家论述脾肺两亏,清阳不能

  • 二黄膏

    《得效》卷十九:二黄膏药方名称二黄膏处方清油3两,巴豆20粒,黄蜡1两,雄黄1钱,硫黄1钱。制法清油煎巴豆微黑,去巴豆,入黄蜡化讫,研雄黄、硫黄,温入成膏。功能主治一切疮痏,疹痘后疮。用法用量洗净,抹

  • 花藤薜荔汤

    药方名称花藤薜荔汤处方薜荔2两,金银花3两,生黄耆1两,生甘草2钱。功能主治发背,诸疮痈初起。用法用量水数碗,煎1碗服,滓再煎服。1剂即消。摘录《洞天奥旨》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