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百当膏

百当膏

药方名称百当膏

处方丹砂(研)半两,腻粉(研)半两,水银1分,铅1分(2味结成砂子),牛黄2钱,龙脑(研)2钱,铅霜(研)2钱,粉霜(研)1分,阳起石(研)1分,黄蜡半两,巴豆(肥者,去皮心膜,研出油,取霜用)120粒,蝎梢(炒)1分,半夏1钱(汤洗7遍,杵罗为末)。

制法上为细末,熔蜡并熟蜜少许,同和成膏,旋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积聚,心腹疼痛,年月深久者。

用法用量每服3-5丸,吐逆,藿香汤送下;取热积,生姜、蜜水送下;取冷积,乳香汤送下;风涎,薄荷汤送下;便痢,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一

猜你喜欢

  • 白茯神散

    药方名称白茯神散处方熟地5两,人参两半,黄耆3两(酒炙),枣仁3两,当归3两,白芍两半(酒炒,)远志两半,麦冬3两(去心),肉桂5钱(去皮),辰砂1两,茯神2两(去木),炙草5钱。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

  • 白玉膏

    《疬医大全》卷二十五:白玉膏药方名称白玉膏处方铅粉密陀僧黄蜡各60克乳香(去油)没药(去油)象皮白蜡各15克轻粉12克制法上药除黄蜡、白蜡外,余俱另研细末。另取桐油500克,放锅内熬滚去沫,入密陀僧末

  • 开胃进食汤

    药方名称开胃进食汤处方六君子汤加丁香、木香、藿香、莲子、厚朴、缩砂、麦芽、神曲。功能主治开胃进食。主不思饮食,少食不能消化,脾胃两虚之证。摘录《金鉴》卷四十

  • 钟乳健脾圆

    药方名称钟乳健脾圆处方肉桂(去粗皮)、人参、黄连(去须)、干姜(炮)、龙骨、当归(去芦)、石斛(去根)、大麦蘖(炒)、茯苓(去皮)、细辛(去苗土)、神僸(碎炒)、赤石脂(煅),各二两;蜀椒(去目及闭口

  • 豆蔻子汤

    药方名称豆蔻子汤处方豆蔻子7枚(碎),生姜5两,人参1两,甘草1两(炙)。功能主治呕逆不下食,腹中气逆。用法用量以水4升,煮取1升5合,去滓,分2次温服。注意忌海藻、菘菜。摘录《外台》卷六引《广济方》

  • 葱豉茶

    药方名称葱豉茶处方葱白3茎(去须),豉半两,荆芥1分,薄荷30叶,栀子仁5枚,石膏3两(捣碎),茶末3钱(紫笋茶上)。功能主治伤寒头痛壮热。用法用量上以水2大盏,煎取1大盏,去滓,下茶末,更煎4-5沸

  • 干蟾散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干蟾散药方名称干蟾散处方干蟾1枚(烧灰)龙柏花地骨皮没药各7.5克麝香3克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功能主治治走马牙疳。用法用量每有口齿疳疮蚀破者,先以消石少许掺之,相次以此药1.5

  • 蠲痰丸

    《普济方》卷一七二:蠲痰丸药方名称蠲痰丸处方南星(水煮1滚,每个切作4块)4两,半夏(不切)4两,皂角(切作段子)4两,生姜(切)4两,明矾(捶破)4两,将5味一处于炒罐内,用水自卯时煮至酉时,以南星

  • 大百劳散

    药方名称大百劳散处方蛤蚧1对(蜜炙),元卅鳖甲1个(去裙,醋炙),附子1两,人参1两,柴胡1两,川干姜1两,白茯苓(去皮)1两,白术1两,茴香1两,青皮(去白)1两,杏仁(去皮尖)1两,知母1两,贝母

  • 连梅丸

    药方名称连梅丸处方川连5钱,乌梅肉3钱(焙)。制法上为末,蜡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瘟疫噤口痢者。用法用量每服20丸,日3次。摘录《松峰说疫》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