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白雪丸

白雪丸

圣济总录》卷二十四:白雪丸

药方名称白雪丸

处方乌头(去皮脐)、附子(去皮脐)、白附子天南星天麻麻黄(去根节)、甘草(并生用)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水浸宿炊饼为丸,如樱桃大,火煅寒水石粉为衣。

功能主治伤寒头痛,3日以内。

用法用量每服1丸,热酒或葱茶嚼下。良久以热粥投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四

苏沈良方》卷五:白雪丸

药方名称白雪丸

处方天南星(炮)1两,乌头(炮,去皮)、白附子(生)1两,半夏(洗)1两,滑石(研)1分,石膏1分,龙脑1分,麝香(研)1分。

制法上为末,稀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痰壅胸膈,嘈逆及头目昏眩困倦,头目胀痛。

用法用量御药院方》无乌头。

注意食后服为佳。

临床应用头目昏眩:予每遇头目昏困,精神懵冒,胸中痰逆,愦愦如中酒,则服此药,良久间如搴一重裘,豁然清爽,顿觉夷畅。

摘录苏沈良方》卷五

《圣惠》卷四十:白雪丸

药方名称白雪丸

处方硝石1两,硫黄1两,白矾1两。

制法上以固济了瓶子一所,先下消石,次下硫黄,后下白矾,其瓶盖上留一小窍子,先掘一地坑,内更着水瓶子一所,坐令安稳,便将药瓶坐于瓶上,用泥密固之,以慢火逼之,候窍中相次烟出尽,即却泥之后,用大火熬令通赤,候冷,开瓶取出药,于纸上摊,用甘草水洒地令湿,以盆合之,2日出火毒了,细研,用绿豆粉,以水调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头偏痛。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方类聚》引作“白雪丹”。

摘录《圣惠》卷四十

猜你喜欢

  • 保寿散

    《婴童百问》卷十:保寿散药方名称保寿散处方白茯苓1两,新罗参1两,川雄黄1两,牙消1两,甘草(炙)1两,片脑少许,麝香少许,牛黄少许(无亦得)。制法上为细末,入锡合内收之。功能主治婴孩惊热、潮热、风热

  • 瘰疬煎

    药方名称瘰疬煎处方大贝母1钱5分,半夏1钱,当归尾1钱,穿山甲(炒)1钱,白附子1钱,连翘1钱,桔梗8分,广皮8分,枳壳8分,白僵蚕1钱5分,甘草节5分,白茯苓1钱。功能主治瘰疬初起。用法用量加灯心1

  • 平胃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平胃散药方名称平胃散处方苍术(去粗皮.米泔浸二日)五斤,厚朴(去粗皮.姜汁制.炒香)、陈皮(去白),各三斤二两。甘草(炒)三十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和,

  • 羖羊角汤

    药方名称羖羊角汤处方羖羊角(镑)1两半,萎蕤1两半,木通(锉)1两半,甘菊花1两,泽泻1两,大黄(锉,炒)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肝肺实热,目生白翳。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

  • 定痛一字散

    药方名称定痛一字散处方何首乌2两,草乌2两,乳香1两,没药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折伤。用法用量每服1字,盐酒调下,1日2次。摘录《普济方》卷三○九

  • 乌犀角丸

    药方名称乌犀角丸处方乌犀角屑15克羚羊角屑15克天麻22克防风15克(去芦头)人参7.5克(去芦、头)细辛15克蔓荆子15克肉桂15克(去皱皮)白芷7.5克酸枣仁15克(微炒)独活15克干姜15克(炮

  • 定喘汤

    《扶寿精方》:定喘汤药方名称定喘汤别名千金定喘汤(《寿世保元》卷三)。处方白果21枚(去壳,炒黄色,分破)麻黄款冬花桑皮(蜜炙)各9克 苏子6克,法制半夏(如无,甘草煎汤,泡七次)9克杏仁(去皮、尖)

  • 加味参茯饮

    药方名称加味参茯饮处方人参5钱,茯苓5钱,半夏3钱,天花粉3钱,甘草1钱,竹沥2合,附子1片。功能主治痰积上焦,哭笑无常。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十

  • 五虎追风散

    药方名称五虎追风散处方蝉蜕30克天南星6克天麻6克全蝎7~9个僵蚕7~9个朱砂1.5克(研细,另冲)功能主治祛风解痉,止痛。治破伤风牙关紧急,手足抽搐,角弓反张。用法用量为末,水煎分二次服,每日一剂。

  • 藿香半夏丸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藿香半夏丸药方名称藿香半夏丸处方藿香叶8克半夏150克(生姜汁浸一宿,焙干)丁香15克制法上药三味,捣罗为末,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胸膈有痰,脾胃积冷,噫醋吞酸,不思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