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甘露汤

甘露汤

圣济总录》卷一○九:甘露汤

药方名称甘露汤

处方萎蕤(焙)4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眼见黑花,赤痛昏暗。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加薄荷2叶,生姜1片,蜜少许,同煎至7分,去滓,食后、临卧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

《玉案》卷三:甘露汤

药方名称甘露汤

处方人参2钱,白术2钱,升麻2钱,附子2钱,黄耆2钱,丹皮2钱。

功能主治中焦虚火,服凉药反盛者。

用法用量大枣2枚,煎8分,食远服。

摘录《玉案》卷三

《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三引《经验方》:甘露汤

药方名称甘露汤

处方百药煎3钱,白干葛3钱,乌梅2钱,五味子2钱,天花粉2钱,甘草半钱。

功能主治烦渴口干。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服。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三引《经验方》

普济方》卷三十六引《澹寮方》:甘露汤

药方名称甘露汤

别名观音应梦散、甘露饮

处方干饧糟6分(头酿者),生姜4分(和皮)。

制法上拌和,研烂作饼子,或焙或晒干,每10两用甘草2两炙,同研为末。

功能主治快利胸膈,调养脾胃,快进饮食。主翻胃呕吐不止,饮食减少。

用法用量观音应梦散(原书同卷)、甘露饮(《寿亲养老》卷二)。

临床应用翻胃:常传一富人病翻胃,往京口甘露寺,设水陆,泊舟岸下,梦一僧持汤一杯与之。饮罢犹记其香昧,便觉胸隔少快。早入寺,知客供汤,乃是梦中所饮者,胸膈尤快。遂求其方,修制数10服后,疾遂愈。

摘录普济方》卷三十六引《澹寮方》

猜你喜欢

  • 青蒿煎

    药方名称青蒿煎处方青蒿汁600毫升人参麦门冬(去心)各30克制法上药将后二味为末,用青蒿汁同熬成膏,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潮热有时,五心烦热。用法用量食后服20丸。摘录《全生指迷方》卷四

  • 济生消毒饮

    药方名称济生消毒饮处方郁金、巴豆、雄黄、黄蜡。制法上为丸。功能主治时行咽痛。用法用量每服7丸。摘录《医林绳墨大全》卷八

  • 除湿逐丹汤

    药方名称除湿逐丹汤处方防风3分,苍术3钱,赤茯苓5钱,陈皮5分,厚朴1钱,猪苓1钱,山栀子3钱,甘草3分,白术3钱,薄桂3分。功能主治肺脾湿热,满身发斑,色皆黄白,斑上有水流出,时而作疼,久之皮烂。用

  • 大归命散

    药方名称大归命散处方石膏(煅)5钱,白术5钱,甘草(炙)5钱,麻黄(去节)5钱,川芎5钱,陈皮(去白)2钱半,荆芥穗7钱5分,龙脑少许,麝香少许。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婴孩小儿伤食,伤寒伤风,夹惊伤

  • 苦梗散

    《准绳·女科》卷四:苦梗散药方名称苦梗散处方桔梗半两,紫苏半两,人参半两,桑白皮半两,贝母半两,甘草半两,天门冬(去心)1两,赤茯苓1两,麻黄7钱半。功能主治妊娠肺壅,咳嗽喘急。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2

  • 白银汤

    药方名称白银汤处方纹银不拘多少(或用银器一件亦可)、薄荷、灯草。功能主治小儿微有惊风,夜啼,体热不安。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林纂要》卷九

  • 白酒药曲

    药方名称白酒药曲处方高良姜4两,草乌8两,吴茱萸1两,白芷1两,黄柏1两,桂心1两,干姜1两,香附1两,辣蓼1两,苦参1两,秦椒1两,菊花2两,薄荷2两,丁皮5钱,益智5钱。制法同杏仁共为细末,滑石5

  • 豆豉丸

    药方名称豆豉丸处方湿豉。制法作丸,如鸡子大。功能主治中恶邪气,身发寒热。用法用量以丸摩儿腮上、及手足心6-7遍,又摩心腹脐上。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五

  • 红粉生肌膏

    药方名称红粉生肌膏处方红粉5g(又名红升丹),朱砂15g,生肌膏80g。制法上药均匀调成膏,加消毒纱布制成。功能主治化腐生肌。除去瘘管管壁瘢痕组织及不良肉芽组织。主慢性顽固创面久不愈者。用法用量外用。

  • 紫菀散

    《太平圣惠方》卷六:紫菀散药方名称紫菀散处方紫菀30克(洗,去苗、土)桔梗30克(去芦头)茅根60克(锉)甘草15克(炙微赤,锉)川大黄30克(锉碎,微炒)川朴消30克木通30克(锉)制法上药捣筛为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