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金匮要略》卷中: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药方名称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别名甘姜苓术汤(《金匮要略》卷中)、肾着汤(《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

处方甘草白术各6克干姜茯苓各12克

功能主治温脾胜湿。治身劳汗出,衣里冷湿,致患肾着,身重,腰及腰以下冷痛,如坐水中,腹重,口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

用法用量上四味,以水1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温服。腰中即温。

备注肾受冷湿,着而不去,而为肾着。然病不在肾之本脏,而在肾之外腑,故其治法不在温肾以散寒,而在燠土以胜水。方中干姜辛热,温里散寒,为君药;白术茯苓健脾利水为臣;甘草补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佐使。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金匮》卷中: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药方名称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别名甘姜苓术汤、甘草汤、肾着汤、除湿汤、苓姜术甘汤、茯苓干姜白术甘草

处方甘草2两,白术2两,干姜4两,茯苓4两。

药理作用对肠管的兴奋作用《经方研究》:王培忠等报道,甘姜苓术汤的水煎液在小量时对家兔离体肠管有轻微的兴奋作用;加大剂量后,其兴奋作用未见明显加强。认为其水煎液兴奋肠管的作用与剂量关系不大。

功能主治暖土胜湿;补土制水,散寒渗湿;温脾化湿。主肾着。寒湿下侵,身重,腰以下冷重而痛,饮食如故,口不渴,小便自利;胞痹,小便不利,鼻出清涕者;呕吐腹泻,妊娠下肢浮肿,或老年人小便失禁,男女遗尿,妇女年久腰冷带下等,属脾阳不足而有寒湿者。

用法用量甘姜苓术汤(原书同卷),甘草汤(《外台》卷十七引《古今录验》)、肾着汤(《千金》卷十九)、除湿汤(《三因》卷九)、苓姜术甘汤(《类聚方》)、茯苓干姜白术甘草汤(《奇正方》)。

注意海藻菘菜、桃李、雀肉、酢物。

各家论述1.《医方考》:肾着于湿,腰冷如冰,若有物者,此方主之。肾主水,脾主湿,湿胜则流,必归于坎者,势也,故曰肾着。腰为肾之府,湿为阴之气,故令腰冷如冰;若有物者,实邪着之也。干姜、辛热之物,辛得金之燥,热得阳之令,燥能胜湿,阳能曝湿,故象而用之;白术甘草,甘温之品也,甘得土之味,温得土之气,土胜可以制湿,故用以佐之;白茯苓甘淡之品也,甘则益土以防水,淡则开其窍而利之,此围师必缺之义也。

2.《金匮要略心典》:其病不在肾之中脏,而在肾之外府,故其治法不在温肾以散寒,而在燠土以胜水。甘、姜、苓、术,辛温甘淡,本非肾药,名肾着者。原其病也。

临床应用1.肾着:杜某,女,52岁。腰痛,腰部重倦有冷痹感,两侧髓关节痛,行动拘急痛,俯仰困难,四肢倦怠无力已5月余,治疗无效。诊其脉沉迟,此肾着证也,肾虚而寒湿所侵,腰受冷湿着而不去,治宜温通驱寒湿为治,拟用肾着汤。白术1两,云苓1两,干姜1两,炙甘草5钱,2剂,清水3钟,煎至1钟,温服。后以原方加桂枝尖、杜仲,共进8剂而愈。

2.半身出汗:本方治疗半身出汗12例,病程最长2.5年,最短半年;有布氏杆菌病史者2例,风心病史1例,非特异性结肠炎病史3例。病者皆有脾阳不足,寒湿内盛的症状,如汗出、身冷、畏寒等。结果治愈9例,好转3例。服药最少2剂,最多12剂。

3.滑精:一士人,年73,平生小便频数,腰冷如坐水中,厚衣覆盖而坐,精液时泄不自禁,诸治并无效,如此已10余年矣。余诊之,心下悸,即与此方而痊愈。

4.带下:丁某,女,44岁。带下年余,近半月来加重,色白清稀,绵绵不绝,少腹隐痛,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腰酸,舌胖苔白,脉小略滑。乃寒湿阻滞胞宫。药用茯苓白术各30g,干姜甘草各10g,苍术20g,煎服。4剂后,带下明显减少,腰痛、头晕明显好转。

摘录《金匮》卷中

猜你喜欢

  • 白鲜汤

    药方名称白鲜汤处方白鲜皮7分,麦冬7分,茯苓7分,杏仁7分,细辛7分,白芷7分,桑白皮1钱,石膏1钱。功能主治鼻干痛。用法用量用黑豆水煎服。摘录《嵩崖尊生》卷六

  • 开怀散

    药方名称开怀散处方青皮(去瓤)陈皮半夏(姜炒)白茯苓(去皮)三棱(醋炒)莪术(醋炒)香附槟榔草豆蔻(倍用)柴胡(倍用)红花枳实(曲炒)甘草制法上锉一剂。功能主治治心下积块,胸脘痞闷,或发热者。用法用量

  • 黑豆饮

    《圣济总录》卷十三:黑豆饮药方名称黑豆饮处方黑豆半升(炒熟),防风(去叉)1两,羌活(去芦头)半两,甘草(炙,锉)半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热毒风。皮肤壮热,心神烦躁,口干面热,肢节疼痛。用法用量每

  • 地下明珠

    药方名称地下明珠处方地下明珠(又名茅膏菜)球根1~4粒。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40例,均获一定效果。用法用量压碎捻成丸(或用茅膏菜全草晒干研末,用水调和,做成黄豆大小的丸子),贴

  • 和血息火汤

    药方名称和血息火汤处方升麻1钱,当归5钱,黄耆3钱,防风3分,秦艽1钱,白芷5分,桂枝3分,天花粉2钱,甘草1钱,麦冬3钱,玄参5钱。功能主治和气血,解火。主中风。由入室向火,一边热而一边寒,遂致左颊

  • 加味生料五积散

    药方名称加味生料五积散处方局方五积散5钱加全蝎(炒过)11个,穿山甲(要看患左右手足,或臂胁疼痛处,于穿山甲身上取)7片(炮碎),麻黄1钱半,麝香1字。功能主治风湿冷痹。因起居阴湿之地,或在水乡船上,

  • 麻黄止烦下气汤

    药方名称麻黄止烦下气汤处方麻黄(去节)3两,栀子仁3两,茯苓3两,子芩3两,白术3两,石膏8两(碎,绵裹),桂心2两,芒消3两,生地黄(切)1升,大枣30枚,鸡子2枚,甘草1两(炙),赤小豆2合。功能

  • 金铃子散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金铃子散药方名称金铃子散处方金铃子 玄胡索各30克制法上药为细末。功能主治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治肝气不舒,气郁化火,致患心腹胁肋诸痛,或发或止,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现用

  • 缓息丹

    药方名称缓息丹处方半夏曲2两(半夏汤洗7次,研成末,姜汁和,候干,再为末,姜汁再和,共7-8次。取吃之,不辣为度),橘红5钱,天门冬半两,杏仁2两(去皮,尖,别研成霜)。制法上为末,次拌研细杏仁霜,炼

  • 麻雀粥

    药方名称麻雀粥处方雀儿5只(如常治),粟米1合,葱白3茎。功能主治壮阳暖肾益精。主中老年太阳虚羸弱,阳痿,肾虚多尿,腰酸怕冷等证。用法用量先炒雀熟,入酒1合,煮少时,入水2盏半,下葱,米,作粥食。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