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灵应膏

灵应膏

眼科阐微》卷三:灵应膏

药方名称灵应膏

处方怀生地3两,熟地3两,麦冬4两,当归4两,枸杞5两,黄耆4两,怀牛膝5两(酒蒸3次),白术(土炒)4两,葳蕤肉3两,白茯苓2两,真阿胶3两(炒)。

制法上共为细片,煎汁去滓,加炼蜜6两,熬至滴水成珠,入罐内水浸一夜,取起封好。

功能主治病后目昏,或妇人生育出血过多,精气不足,目昏。

用法用量每服3-5茶匙,或白汤、元眼汤、参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眼科阐微》卷三

外科医镜》:灵应膏

药方名称灵应膏

处方象皮6钱(切片),穿山甲6钱,男子发1两2钱,牛蒡草3两,血竭2钱,儿茶2钱,白胶香4钱(即芸香,去油,研末)。

制法上药用麻油2斤,将象皮、山甲、男发、牛蒡草煎枯,滤去滓,将油称准,凡药、油1斤,入炒飞黄丹8两搅匀,熬至滴水取丸不粘指为度,离火,再入血竭儿茶芸香等末搅匀,倾水中去火性。

功能主治长肉、生肌、收口。主痈疽发背,及一切溃烂等疮。

用法用量临用重汤炖摊。

摘录外科医镜

杨氏家藏方》卷十二:灵应膏

药方名称灵应膏

处方蓖麻子(去壳,研)1两,当归(洗,焙,切)1两,木鳖子(去壳,研)1两,郁金(锉)1两,香白芷(锉)1两,草乌头(炮制,去皮脐)1两,甘草(锉,炒)1两,大黄(锉)1两,赤芍药(锉)1两,自然铜(火煅,醋淬,研)1两,白僵蚕(取末)1两,苏枋木(锉)1两,白及(锉)1两,白蔹(锉)1两,黄丹6两,乳香(别研)1钱,没药(别研)1钱,麻黄(去根节)半两,天南星(锉)半两,沥青(别研)半两,定粉(别研)半两,葱白10茎,麻油2斤。

制法上件除没药乳香、黄丹、僵蚕外,将余药入油内,熬令诸药赤黑色,然后滤去诸药。次将没药等四味研令极细,徐徐下入油内,用槐、柳枝各十条,长五六寸,不住搅之,渐加火,熬令滴入水中不散,成膏子为度。

功能主治消肿定痛。主诸般疮疖。

用法用量每遇患者,量痈肿大小,摊在纸花上贴之,日易1次。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二

猜你喜欢

  • 大桂皮汤

    药方名称大桂皮汤处方桂心6两,当归2两,细辛2两,黄芩2两,人参5两,厚朴(炙)3两,枳实(炙)3两,芍药3两,芎?3两,黄耆4两,麦门冬(去心)1升,吴茱萸1升,半夏(洗)1升,蜜5合,附子1枚(炮

  • 芦根清肺饮

    药方名称芦根清肺饮处方鲜芦根60克 鲜冬瓜皮15克茯苓9克通草3克 大豆卷9克滑石12克 生桑皮6克黄芩3克栝楼皮4.5克 生米仁12克功能主治祛暑化湿,清肺生津。治暑湿伤肺,面色淡黄,头身重痛,脘闷

  • 解噤丸

    药方名称解噤丸处方黄连半斤。制法上(口父)咀,生姜4两切片,与黄连同炒,去姜,只取黄连为细末,同陈米饭一处捣烂,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噤口痢。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赤者陈米饮送下;白者陈皮汤送下;

  • 海金沙丸

    药方名称海金沙丸处方真川黄柏(研细末)、净海金砂各等分。制法上以鲜猪脊髓,去皮,只用髓质生打为丸,晒干。功能主治淋浊,不论新久。用法用量每服2-3钱,淡盐汤吞服。摘录《疡科纲要》卷下

  • 豆蔻顶

    药方名称豆蔻顶处方豆蔻1两,红信3钱(用豆腐1大方块,中挖一池,放信于池内,以原豆腐盖好,煮1炷香,去腐用信),朱砂3钱,佗僧5钱。制法上为末,神曲糊为丸,如卜子大。功能主治吐痰毒,并吐清水。主疟疾。

  • 导痹汤

    药方名称导痹汤处方黄耆(锉)4两,当归(切,焙)3两,人参3两,白茯苓(去黑皮)3两,龙齿3两,远志(去心)3两,甘草(炙)3两,桂(去粗皮)5两,半夏(汤浸,洗7遍,焙)5两,枳实(去瓤,麸炒)2两

  • 明睛散

    药方名称明睛散处方赤芍药、当归(去芦.洗.焙)、黄连(去须)、滑石(细研),各五两。炮制上件碎碾为细末,入研滑石拌匀。功能主治能治外障,退翳膜,疗风毒上攻,睛疼赤肿,或睑眦痒,时多热泪昏涩。用法用量每

  • 白术丁香散

    药方名称白术丁香散处方丁香3钱,白术3钱,舶上硫黄3钱,肉豆蔻3钱,人参2钱,桂府滑石2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大人、小儿吐利不止,烦渴,小便少。用法用量大人每服2钱,小儿1钱,食前温米饮调下。摘录《

  • 伏龙浆

    药方名称伏龙浆处方伏龙肝(即灶心红土)3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暴热心痛。用法用量水澄清,去滓,冷酒调服。摘录《仙拈集》卷二

  • 四乌汤

    药方名称四乌汤处方当归白芍川芎熟地甘草香附乌药功能主治治月水淋漓。用法用量加姜汁,水煎服。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