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橘姜丸

橘姜丸

圣济总录》卷一四七:橘姜丸

药方名称橘姜丸

处方橘皮(汤浸,去白,焙,为末)生姜(去皮,切,烂捣,研)豆豉(为末)各等分

制法上三味,同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食鱼中毒。

用法用量每服20丸,茶清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七

医学入门》卷七:橘姜丸

药方名称橘姜丸

处方陈皮2两,生姜(同捣,焙干)2两。

制法上为末,用神曲末2两,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患气嗽。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食后临卧米饮送下。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魏氏家藏方》卷九:橘姜丸

药方名称橘姜丸

处方莪术(炮)、青橘皮(去瓤)、生姜各等分。

制法用好醋煮令烂,只取青皮1味为末,煮粟米粥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肿胀。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前淡姜汤吞下,茶酒亦得。此药不泻,不利小便,只泄气自退。须服半月,方见功效。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九

猜你喜欢

  • 通关丸

    药方名称通关丸别名滋肾丸(《兰室秘藏》卷下)、知母黄柏滋肾丸、大补滋肾丸(《医林绳墨大全》卷六)。处方黄柏(去皮,锉,酒洗,焙)知母(锉,酒洗。焙干)各30克肉桂1.5克制法研为细末,热水为丸,如梧桐

  • 白矾丸

    《圣惠》卷八十七:白矾丸药方名称白矾丸处方白矾灰3钱,田父3分(烧灰),蛇蜕皮1条(炒令微黄),青黛1分(细研),鹤虱1分,朱砂1分(细研),麝香1钱(细研),芦荟3分(细研),莨菪子1分(水淘去浮者

  • 加味芎归饮

    《金鉴》卷四十六:加味芎归饮药方名称加味芎归饮处方川芎2钱,当归5钱,人参1钱,吴茱萸5分,阿胶2钱,蕲艾8分,甘草(炙)5分。制法上锉。功能主治胞阻。孕妇胞中之血受寒致少腹作痛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

  • 钟乳健脾圆

    药方名称钟乳健脾圆处方肉桂(去粗皮)、人参、黄连(去须)、干姜(炮)、龙骨、当归(去芦)、石斛(去根)、大麦蘖(炒)、茯苓(去皮)、细辛(去苗土)、神僸(碎炒)、赤石脂(煅),各二两;蜀椒(去目及闭口

  • 大黄泄热汤

    药方名称大黄泄热汤别名泄热汤处方大黄2两,泽泻2两,黄芩2两,栀子仁2两,芒消2两,桂心2两,大枣30枚,石膏8两(碎,绵裹),甘草1两(炙)。制法上切。功能主治心劳热,口中生疮,大便难,闭塞不通,心

  • 溃疡散

    《新急腹症学》:溃疡散药方名称溃疡散处方枳壳3份,沉香1份,炙甘草1份,维生素V半份。制法氢氧化铝2份,共为细末。功能主治溃疡病。用法用量每服5分,每日2-3次。摘录《新急腹症学》《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宽性如意丹

    药方名称宽性如意丹处方自信5厘,巴霜2分,雄黄1钱,白芷1钱,母丁香5分。制法上为细末,红枣肉捣为丸,如梧桐大。功能主治寒痰食积,翻胃噎膈,水泄肚疼,心痛。用法用量每服大人2丸,小儿1丸,白汤送下。摘

  • 蜈蚣饯

    药方名称蜈蚣饯处方桐油60克独活白芷甘草蜈蚣各3克功能主治祛风拔毒,去腐生肌。治臆疮多年,黑腐臭烂作痛,诸药不效者。用法用量上药入油内煎滚,先将臁上洗净,用白面水调作圈,围在疮之四边,毋令泄气走油。将

  • 正心汤

    药方名称正心汤处方人参茯神当归(酒洗)生地黄(酒洗)各3克羚羊角(镑)甘草(炙)酸枣仁(炒,研)远志(去心)各2.4克制法上哎咀。功能主治益气养血,熄风安神。治情志不遂,致患心风,妄言妄笑,恍偬不仁。

  • 调元托里汤

    《种痘新书》卷十二:调元托里汤药方名称调元托里汤处方人参、炙耆、当归、诃子肉、陈皮、桂枝(去皮)、羌活、防风、荆芥、赤芍、木香、红花各等分。功能主治痘痒塌,泄泻。用法用量用水同煎服。摘录《种痘新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