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椒梅汤

椒梅汤

万病回春》卷五:椒梅汤

药方名称椒梅汤

处方乌梅花椒槟榔枳实木香(另研)香附砂仁川楝子(去核)肉桂厚朴干姜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药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杀虫止痛。治虫痛,时痛时止,面白唇红,舌有白点。

用法用量生姜1片,水煎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五

温病条辨》卷三:椒梅汤

药方名称椒梅汤

处方黄连6克黄芩6克干姜6克白芍(生)9克 川椒(炒黑)9克乌梅(去核)9克人参6克枳实4.5克半夏6克

功能主治驱蛔,祛暑。治暑邪深入厥阴,舌灰,消渴,心下板实,呕恶吐蛔,寒热,下利血水,甚至声音不出,上下格拒者。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服。

备注本方由仲景乌梅丸化裁而成。方中川椒、乌梅黄连三味极辛、极酸、极苦之品,为驱蛔杀虫之主药;配黄芩黄连以祛暑邪;干姜助川椒以驱蛔,并能温脾胃以实土;土败木乘,故以白芍以柔肝,人参以补虚;心下板实,故用枳实以破气消痞;呕恶吐蛔,故用半夏以降逆止呕。诸药合用,共奏驱蛔祛暑之功。

摘录温病条辨》卷三

《一盘珠》卷二:椒梅汤

药方名称椒梅汤

处方花椒1钱,乌梅3枚,葱脑3个,槟榔1钱。

功能主治虫症。腹痛口渴,饮水不已,兼呕清水。

摘录《一盘珠》卷二

《回春》卷五:椒梅汤

药方名称椒梅汤

处方乌梅花椒槟榔枳实木香(另研)、香附砂仁川楝子(去核)、肉桂厚朴干姜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虫痛。心腹痛,胃口有虫作痛者,时痛时止,面白唇红。

用法用量生姜1片,水煎服。

摘录《回春》卷五

猜你喜欢

  • 参苓白术丸

    《寿世保元》卷二:参苓白术丸药方名称参苓白术丸处方人参1两,白术(去芦,土炒)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怀山药(炒)1两,白扁豆(姜汁炒)1两,桔梗(去芦)1两,薏苡仁(炒)1两,莲肉(去心皮)2两

  • 第一和剂汤

    药方名称第一和剂汤处方附子1钱,白术1钱,黄耆1钱,芍药1钱,当归5分,干姜5分,芎?5分,茯苓5分,桂枝1分,甘草1分。功能主治妊孕苦心下迫者。用法用量上以水2合半,煮取1合半服。摘录《产论》

  • 桂丸

    药方名称桂丸处方硇砂(研)、肉桂、甘遂、巴豆(去心皮,匀去油)、丁香、木香、芫花(醋炒焦)各等分。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小绿豆大。功能主治养血,去积滞。主产后痢疾,寒积,崩中漏下。年久冷积,诸药不效

  • 白丁香散

    方出《瑞竹堂方》卷四,名见《普济方》卷三九一:白丁香散药方名称白丁香散处方白丁香(雀儿粪也)2钱,黑丁香2钱,木香2钱,密陀僧3钱,硫黄3钱,诃子皮半钱,轻粉半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大人痞癖

  • 臁疮隔纸膏

    《文堂集验方》卷四:臁疮隔纸膏药方名称臁疮隔纸膏处方松香1两(火上化开,倾入水中,取起),乳香3钱,血竭3钱。制法上为末,香油调,摊贴纸上,用针刺数百孔。功能主治臁疮。用法用量反贴疮上,贴时先用米泔水

  • 斑龙宴

    药方名称斑龙宴处方鹿血。功能主治不拘男女老少,服之终身无疾而寿。主脱荣,心血少;痨瘵。用法用量此鹿不拘初生,但驯养牡鹿,或1-2只,每日用人参1两,煎汤饮之,渣和草料饲之。每用预夜减食,次晨空心以布缚

  • 款冬花熏方

    药方名称款冬花熏方处方款冬花1两,木鳖子1两。制法上锉细。每用2钱匕,烧香饼慢火焚之,吸烟。功能主治肺虚咳嗽日久。用法用量良久吐出涎,凡如是,熏5-6次,每次以茶清润喉,次服补肺药。摘录《圣济总录》卷

  • 鸡屎醴饮

    药方名称鸡屎醴饮处方雄鸡屎(腊月取,晒干)1两,川芎1两。制法上各为极细末,和匀,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臌胀,旦食暮不能食,痞满壅塞。用法用量每服50丸,温酒送下。摘录《赤水玄珠》卷五

  • 补心神效丸

    药方名称补心神效丸处方党参(去芦,米炒)6钱,淮山(炒)6钱,茯神6钱,远志(去心)1钱5分,熟地4钱,枣仁(炒,即杵)3钱,北味2钱。制法加另研柏子仁末3钱,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心

  • 炒面粥

    药方名称炒面粥处方炒面15克粳米30克制法先煮粳米粥,入炒面,搅匀。功能主治温中止痢。用于寒湿下痢腹部冷痛,兼强气力,补五脏。用法用量空腹食用。摘录《粥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