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柴胡破瘀汤

柴胡破瘀汤

《证治宝鉴》卷十一:柴胡破瘀汤

药方名称柴胡破瘀汤

处方羌活1钱,防风1钱,中桂1钱,苏木1钱5分,连翘2钱,归尾2钱,柴胡2钱,麝香少许,水蛭3钱(炒烟尽,研)。

功能主治心胁痛。

用法用量分2服。每水1盏,酒2盏,除蛭、麝另研如泥,入煎药服。

摘录《证治宝鉴》卷十一

医学入门》卷四:柴胡破瘀汤

药方名称柴胡破瘀汤

处方柴胡黄芩半夏甘草赤芍当归、生地各等分,五灵脂桃仁各减半。

功能主治蓄血症,及热入血室。产后因伤寒,恶露不下。

用法用量生姜,水煎服。

大便闭,加大黄1片。

注意非瘀血症,不可轻用。

摘录医学入门》卷四

猜你喜欢

  • 表里双解汤

    药方名称表里双解汤处方薄荷6g,荆芥3g,桑皮9g,银花18g,酒黄芩12g,石膏12g,酒大黄6g,赤芍9g,牡丹皮6g。功能主治内清外解。主风热并重,白睛红赤肿胀,高出风轮,胞肿如桃,痛痒间作者。

  • 荆神饮

    药方名称荆神饮处方荆芥穗4两。功能主治疠疮初起。用法用量水5-6碗,煎去三分之二,滤清服;又以1斤煎汤,先熏后洗。不过3-4次即愈。摘录《解围元薮》卷四

  • 麋角既济丸

    药方名称麋角既济丸处方麋角1具(净水浸三日,刮去粗皮,镑为屑,盛在瓮瓶内,以牛乳浸一日,乳耗更添,直候不耗;于角屑上乳深二指以来,用大麦,只看瓶器大小,临时安顿甑内,约厚10厘米,上置瓶,更用大麦周延

  • 调元内托散

    药方名称调元内托散处方黄耆、人参、当归、桂枝、木香、青皮、赤芍、牛蒡(炒)、川芎。功能主治痘疮若起发泡浆时,月事大来,其疮应起发而不起发,应泡浆而不泡浆,顶平形塌,或如灰白,或成黑陷。用法用量水煎服。

  • 苦参外洗方

    药方名称苦参外洗方处方苦参60克,明矾50克,芒硝60克,川椒15克,艾叶15克,荆芥15克,蛇床子30克。功能主治清热祛湿祛风止痒。主风湿热邪流注肌肤。用法用量上药水煎,先熏后洗患处,每日2次,每次

  • 大五补汤

    药方名称大五补汤处方桂心30铢,远志2两,桔梗2两,芎?2两,茯苓3两,干地黄3两,芍药3两,人参3两,白术3两,当归3两,黄耆3两,甘草3两,竹叶5两,大枣20枚,生枸杞根1斤,生姜1斤,半夏1升,

  • 饭灰方

    药方名称饭灰方处方制厚朴8两,焦茅术6两,制半夏6两,公丁香6两(忌火),白茯苓12两,小青皮6两,广藿香6两,新会皮16两,六神曲16两,黑楂肉16两,瓜蒌仁5两,鸡内金100两(不落水者),广木香

  • 生干地黄汤

    药方名称生干地黄汤处方生干地黄熟干地黄各30克(并洗)麦门冬子(去心)15克 川当归7.5克枳壳(米泔浸一宿,麸炒)7.5克杏仁(汤泡,去皮、尖,麸炒令赤)防风甘草(炙)赤芍药各7.5克制法上药哎咀。

  • 大枣丸

    《鸡峰》卷二十:大枣丸药方名称大枣丸处方葶苈1两,黄橘皮1两,桔梗1两。制法上为细末,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肺积息贲,胁下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热,喘嗽,发肺痈,其脉结涩者。用法用量米饮送

  • 阴阳二气丹

    药方名称阴阳二气丹处方天门冬(捣膏)麦门冬(捣膏)五味子(研,炒),黄柏人中白(小儿溺者,生用,研)玄参(汤泡,去粗皮,捣膏)各30克青黛(色娇嫩者)甘草枯矾 辰砂(为衣)泽泻各9克冰片3克制法各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