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杜仲酒

杜仲酒

外台秘要》卷十七引《经心录》:杜仲酒

药方名称杜仲酒

处方杜仲250克丹参250克 芎藭150克

制法上三味药,切。

功能主治补肾壮腰,活血化瘀。主突然腰痛。

用法用量以酒6升,渍五宿,随性少少饮之。

摘录外台秘要》卷十七引《经心录》

备急千金要方》卷/乙:杜仲酒

药方名称杜仲酒

处方杜仲240克石楠60克羌活120克 大附子5枚

制法上四味药,叹咀,以酒3升,渍三宿。

功能主治补肝肾,祛风湿。主肝肾不足,风湿外侵,腰脚疼痛不遂。

用法用量每次10~20毫升,日服二次。偏宜冷病、妇人服。

备注方中杜仲补肝肾,壮腰膝,羌活石楠祛风胜湿,附子温阳祛寒。配合同用,对肝肾虚寒,风湿外侵所致之腰脚疼痛,颇为适宜。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乙

《千金翼》卷十六:杜仲酒

药方名称杜仲酒

别名杜仲浸酒

处方杜仲(炙)8两,蛇床8两,当归3两,芎?3两,干姜3两,附子(去皮)3两,秦艽3两,石斛3两,桂心3两,蜀椒(去目及闭口者,汗)2两,细辛2两,茵芋2两,天雄(去皮)2两,独活5两,防风5两(一方加紫石英5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风劳虚冷,腰脚疼屈弱。

用法用量杜仲浸酒(《圣惠》卷二十五)。

摘录《千金翼》卷十六

圣济总录》卷五十一:杜仲酒

药方名称杜仲酒

处方杜仲(去粗皮,炙)3两,干姜(炮)3两,熟干地黄(焙)3两,萆薢3两,羌活(去芦头)3两,天雄(炮裂,去皮脐)3两,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3两,桂(去粗皮)3两,芎?3两,秦艽(去苗土)3两,乌头(炮裂,去皮脐)3两,细辛(去苗叶)3两,五加皮5两,石斛(去根)5两,续断1两,栝楼根1两,地骨皮(去土)1两,桔梗(炒)1两,甘草(炙)1两,防风(去叉)1两。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用酒二斗,浸四宿。

功能主治肾着,腰中疼痹,沉重,兼治五种腰痛。

用法用量每服1盏,不拘时饮,常令酒力相续为效。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一

方出《隐居效方》(见《肘后方》卷四),名见《三因》卷十三:杜仲酒

药方名称杜仲酒

处方杜仲1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补肾虚。主腰背痛。风冷伤肾,腰痛不能屈伸。

用法用量《三因》本方用法:一方为末,温酒调一钱,空心服。

摘录方出《隐居效方》(见《肘后方》卷四),名见《三因》卷十三

《千金翼》卷十六:杜仲酒

药方名称杜仲酒

处方杜仲8两(炙),干地黄4两,当归2两,乌头(去皮)2两,芎?2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腕伤腰痛。

用法用量以酒1斗2升渍。每服2合,日2次。

摘录《千金翼》卷十六

圣济总录》卷三十三:杜仲酒

药方名称杜仲酒

处方杜仲(去粗皮,炙,锉)2两,独活(去芦头)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仙灵脾3分,牛膝(去苗)1两。

制法上锉细,用生绢袋盛,以酒5升浸,密封头,经七日后开。

功能主治伤寒后体虚,元脏挟风冷,腰膝疼痛,行履不得。

用法用量每日取2-3合温服,日3次。未愈再浸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三

《千金》卷八:杜仲酒

药方名称杜仲酒

处方杜仲8两,石南2两,羌活4两,大附子5枚。

制法上(口父)咀,以酒一斗,渍三宿。

功能主治风虚腰脚疼痛不遂。

用法用量每服2合,日2次。

注意偏宜冷病妇人服。

摘录《千金》卷八

《千金》卷十九:杜仲酒

药方名称杜仲酒

处方杜仲4两,干姜4两(一云干地黄),萆薢3两,羌活3两,天雄3两,蜀椒3两,桂心3两,芎?3两,防风3两,秦艽3两,乌头3两,细辛3两,五加皮5两,石斛5两,续断1两,栝楼根1两,地骨皮1两,桔梗1两,甘草1两。

功能主治肾脉逆小于寸口,膀胱虚寒,腰痛,胸中动。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酒4斗渍4宿。初服5合,加至7-8合下,日2次。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腰痛大端有五,总由肾脏阳衰,不能御风寒湿气之痹着,皆从不意得之,致于坠堕伤损,地湿所伤,又为不慎所致,但须辛温调畅血气,则五者俱可通治。如杜仲续断、桂、姜、乌、雄、椒、辛之属,可以助阳,可以通痹,可和损伤,可逐地湿。然辛烈浸渍,未免热毒伤胃,所以方中复用石斛桔梗栝楼根、地骨皮甘草之属,既可解辛热药性,并可散标热旺气也。其余诸味,又为祛风逐湿,调和血气之佐使,不用汤液,而用酒醴者,专取流行经脉也。

摘录《千金》卷十九

《外台》卷十七引《经心录》:杜仲酒

药方名称杜仲酒

处方杜仲半斤,丹参半斤,芎?5两。

制法上切,以酒一斗渍五宿。

功能主治卒腰痛。

用法用量随性少少饮之。

摘录《外台》卷十七引《经心录》

医心方》卷六引《千金》:杜仲酒

药方名称杜仲酒

处方桑寄生杜仲鹿茸、桂心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五种腰痛。

用法用量《千金》治肾脉逆,小于寸口,膀胱虚寒,腰痛,胸中动之杜仲酒之又方,用桑寄生牡丹皮鹿茸、桂心各等分,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

摘录医心方》卷六引《千金》

《外台》卷十七引《集验方》:杜仲酒

药方名称杜仲酒

处方杜仲半斤,丹参半斤,芎?5两,桂心4两,细辛2两。

制法上切,以酒一斗浸五宿。

功能主治卒然腰痛。

用法用量《经心录》无桂心。改为散剂,名“杜仲散”(见《圣惠》)。

注意忌生葱、生菜。

摘录《外台》卷十七引《集验方

圣济总录》卷八十五:杜仲酒

药方名称杜仲酒

处方杜仲(去粗皮,切,炒)1两,干姜(炮)1两,萆薢1两,羌活(去芦头)1两,天雄(炮裂,去皮脐)1两,蜀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1两,桂(去粗皮)1两,芎?1两,防风(去叉)1两,秦艽(去苗土)1两,甘草(炙)1两,细辛(去苗叶)3分,五加皮3分,石斛(去根)3分,续断3分,地骨皮(洗)3分,桔梗1两半。

功能主治肾虚冷或感寒湿,腰脚冷痹,或为疼痛。

用法用量上各锉细,用酒1斗,瓷瓶内浸,密封,以重汤煮2时辰,取出候冷开封。每次温服1盏,不拘时候,常令如醉。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五

猜你喜欢

  • 丹皮汤

    药方名称丹皮汤处方丹皮1钱,瓜蒌仁1钱,桃仁泥2钱,朴消2钱,大黄5钱。功能主治胃痈,肠痈,腹肿痞坚,按之即痛,脉迟而紧者,脓未成也;腹濡而痛,少腹急胀,时时下脓,毒未解者。用法用量水2钟,煎1钟,去

  • 大腹皮汤

    《圣济总录》卷一六五:大腹皮汤药方名称大腹皮汤处方大腹皮5枚(细锉),枳壳(去瓤,麸炒)1两,赤芍药(锉)1两,秦艽(去苗土)半两,羌活(去芦头)半两,天门冬(去心,焙干)3分,生干地黄(焙)1两,甘

  • 胜寒延嗣丹

    药方名称胜寒延嗣丹处方人参180克白术黄耆菟丝子巴戟天鹿角胶淫羊藿各250克附子1个(用生甘草6克,煮汤250毫升,泡透,切片,微炒熟)茯苓炒枣仁各120克山药180克远志.肉桂各60克 炙甘草30克

  • 薄荷煎丸

    《局方》卷一:薄荷煎丸药方名称薄荷煎丸处方龙脑薄荷(取叶)10斤,防风(去苗)30两,川芎30两,桔梗50两,缩砂仁5两,甘草(炙)40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每两作30丸。功能主治消风热,化痰涎,

  • 湿胆汤

    药方名称湿胆汤处方半夏(汤泡)、茯苓(去皮)、陈皮(去白)、枳实(炒),各二钱。甘草(半钱),竹茹(一钱)。功能主治治伤寒瘥后调理。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煎至一钟,不拘时服。摘录明

  • 阴虚牙痛方

    药方名称阴虚牙痛方处方生地24-30克,熟地24-30克,元参15克,骨碎补9克,二花15克,细辛3克。功能主治补肾益阴。主阴虚火旺。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卢学理方

  • 开青散黑汤

    药方名称开青散黑汤处方人参、白术(蜜炙)、当归、附子(制)、肉桂。功能主治产后手足青,遍身黑,属于阴寒最重而毒气之最酷者;或足纯青,心下痛,属于寒毒攻心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叶氏女科》卷三

  • 羚羊菊花饮

    药方名称羚羊菊花饮处方羚羊角3克,菊花20克,草决明25克,五味子15克。功能主治平肝清热。主肝胆风火。用法用量水煎,频频代茶饮。摘录齐强方

  • 肥儿膏

    药方名称肥儿膏处方莲肉4两,风栗4两,白茯苓4两,淮山药4两,白术(去芦)4两,麦芽4两,黄精4两,茱萸肉4两,天冬4两,黑枣4两,福橘4两,京柿4两(小儿用各1两)。制法捶烂作饼,蒸熟成膏。功能主治

  • 益脾饼

    药方名称益脾饼处方白术120克干姜60克鸡内金60克 熟枣肉250克制法上药四味,白术、鸡内金皆用生者,每味各自轧细焙熟,再将干姜轧细,共和枣肉同捣如泥,作小饼。功能主治温中益脾。治脾胃寒湿,饮食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