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左经圆

左经圆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左经圆

药方名称左经圆

处方木鳖子(去壳.别研)、白胶香(研)、五灵脂草乌头(生.去皮.脐),各三两半。当归(去土)一两,斑蝥一百个(去头.足.翅.少醋炙熟)。

炮制上后四味为末,与前二味和停,用黑豆去皮生杵粉一斤,醋煮为糊和药,圆如鸡头大。

功能主治治筋骨诸疾,手足不遂,不能行步运动,但不曾针灸伤筋脉者,四、五圆必效。

此药尤能通行荣卫、导经络。专治心、肾。肝三经,服后小便少淋涩,乃其验也。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酒磨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左经圆

药方名称左经圆

处方生黑豆一斤(以斑蝥二十一个,去头、足同煮,候豆胀为度,去斑蝥不用,取豆焙干),川乌(炮.去皮.脐)二两,乳香(研)二两,没药一两半,草乌(炮)四两。

炮制上为末,醋糊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左瘫右痪,手足颤掉,言语蹇涩,浑身疼痛,筋脉拘挛,不得屈伸,项背强直,下注脚膝,行履艰难,骨节烦痛,不能转侧,跌扑闪肭,外伤内损,并皆治之。

常服通经络,活血脉,疏风顺气,壮骨轻身。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圆,温酒下,不拘时。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猜你喜欢

  • 大附散

    药方名称大附散处方附子(炮,去皮脐)1两,人参(去芦)1两,茯苓(白者,去皮)1两,白术(炒)1两,金钗石斛(洗净,锉细,酒拌微炒)1两,山药1两,黄耆(蜜水或盐水炙)1两,当归(去芦尾,酒浸)1两,

  • 润神散

    药方名称润神散处方人参黄耆甘草(炙)桔梗麦冬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治劳瘵气阴两虚,憎寒发热,口干咽燥,神疲烦躁者。用法用量每服6克,水200毫升,煎至140毫升,不拘时服。自汗,入淡竹

  • 肠风下血丸

    药方名称肠风下血丸处方石榴皮(烧存性)。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杀虫止血。主用法用量每服1钱5分,以酒调下。摘录《青囊秘传》

  • 集芳散

    药方名称集芳散处方官白芷3钱,川芎3钱,藿香3钱,木香3钱,防风3钱,甘草3钱5分,葱1大把。功能主治一切溃烂痈疽。用法用量水煎洗。摘录《外科证治全书》卷五

  • 拈痛汤

    药方名称拈痛汤别名当归拈痛汤(《医学发明》卷八)。处方白术4.5克人参(去芦)苦参(酒炒)升麻(去芦)葛根苍术各6克防风(去芦)知母(酒洗)泽泻猪苓当归身各9克 炙甘草黄芩(酒洗)茵陈(酒炒)羌活各1

  • 加味化瘀消斑汤

    药方名称加味化瘀消斑汤处方当归9克,川芎3克,红花6克,益母草9克,藁本9克,制香附9克,牛膝9克,柴胡4.5克,白芷6克,荆芥穗9克。功能主治活血散风。主风邪伤于营卫,气血失和。(面部黑色素沉积症)

  • 大水银珠丹

    药方名称大水银珠丹处方黑铅(炼10遍)3两(与水银结砂子,分为小块,同甘草10两,水煮半日,候冷,取甘草细研),水银3两,铁粉3两,朱砂(飞)半两,腻粉(研)1两,天南星(炮,为末)3分。制法上为细末

  • 天门冬酒

    药方名称天门冬酒处方天门冬40g高粱酒500ml炮制将大门冬用竹刀剖去心;之后与水同入砂锅煎煮;煮约40分钟后,去渣取液,兑入高粱酒中,装瓶密封待用。功能主治润肺滋肾,调整血脉。主治因肺、肾阴虚所致的

  • 牙痛定疼汤

    药方名称牙痛定疼汤处方生地20克,元参20克,生石膏15克,升麻2克,细辛2克,槐花10克,丹皮9克,地骨皮10克,黄芩10克,川芎6克,白芷6克,荆芥9克,防风3克,甘草3克。功能主治清火止痛。主风

  • 甘菊花散

    《圣惠》卷十一:甘菊花散药方名称甘菊花散处方甘菊花半两,旋覆花半两,防风1两(去芦头),芎藭1两,蔓荆子半两,细辛半两,酸枣仁1两,葳蕤1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制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