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小犀角圆

小犀角圆

药方名称小犀角圆

处方巴豆二十二枚(去皮.膜.心.炒出油.细研),大黄(蒸.焙)一两一分,犀角三两,黄连(去须)、栀子(去皮)、干蓼蓝、升麻黄芩防风(去芦)、人参当归(去芦)、黄蓍(去苗)、甘草(炙),各一两。

炮制上为细末,入巴豆匀,炼蜜搜和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肠痈、乳痈、发背,一切毒肿,服之化为水。

用法用量每服三圆,温汤下,利三、两行,吃冷粥止之,不利,加至四、五圆,初服取快利,后渐减圆数,取微溏泄为度,老小,以意加减,肿消及和润乃止。利下黄水,觉肿处微皱色变,即是消候。一切肿毒皆内消,神验不可论。

注意忌热面、蒜、猪肉芦笋、鱼、海藻菘菜、生冷、粘食。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猜你喜欢

  • 蓼叶散

    药方名称蓼叶散处方蓼叶1两,柏叶1两,黄丹1两,胡粉1两,附子1两,粟米1两,石胆1两,川大黄1两,白矾1两,蛇蜕皮1两,干蟾1两,晚蚕蛾1两,密陀僧1两,榠樝。制法上细锉,入瓷瓶中固济,烧令熟,取出

  • 龙射破棺散

    药方名称龙射破棺散处方藿香1两,地丁1两,瓜蒌1两,红藤1两,甘草1两,紫草1两,黄耆5钱,当归5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一切痈疽、发背、肿恶。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调下。摘录《普济方》卷二八七

  • 补暖厚朴丸

    药方名称补暖厚朴丸别名厚朴丸处方厚朴半斤,(去粗皮,生姜半斤,青卅枣4两,水3升,同煮水尽为度,去生姜、枣,锉细,焙),附子(水浸7日,炮裂,去皮脐)4两,桂(去粗皮)4两,白术(米泔浸3日,切,焙)

  • 龙朱散

    方出《圣惠》卷五十三,名见《普济方》卷一七九:龙朱散药方名称龙朱散处方马牙消半斤,川芒消4两,寒水石4两,石膏3两。制法以水5升,浸3日,用银器中煎至水尽,后入寒水石及石膏,候凝硬,阴干,别入龙脑半两

  • 葱白豉汤

    《千金》卷二十四:葱白豉汤药方名称葱白豉汤别名香豉饮处方葱白1升,豉2升,干姜5两,甘草2两。功能主治服石,因失食发,饮酒过醉发。乳石发,下痢。用法用量香豉饮(《圣济总录》卷一八四)。摘录《千金》卷二

  • 加味柴陈汤

    药方名称加味柴陈汤处方柴胡、黄芩、半夏、甘草、陈皮、白茯、枳壳、桔梗、杏仁、金沸草。功能主治伤风,邪传少阳胆经,耳中气闭,咳嗽口苦。摘录《医学传灯》卷上

  • 调中和气散

    药方名称调中和气散处方苏梗、砂仁壳、石膏(不可多)、知母(炒)、川柏(炒)、前胡、百草霜。功能主治子悬。胎热气逆,胎上攻心,不知人事。摘录《盘珠集》卷下

  • 夏枯草汤

    《外科正宗》卷二:夏枯草汤药方名称夏枯草汤处方夏枯草6克当归9克白术茯苓桔梗陈皮生地柴胡甘草贝母香附白芍各3克白芷红花各0.9克功能主治治瘰疬、马刀,不问已溃来溃,或已溃日久成漏,形体消瘦,饮食不甘,

  • 柏黄丸

    药方名称柏黄丸处方生地黄1斤,黄柏(炒)1斤。功能主治肠风脏毒,下血鲜红。用法用量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80-90丸,空心、食前米饮送下。摘录《赤水玄珠》卷九

  • 开胃填精汤

    药方名称开胃填精汤处方人参3钱,白术5钱,熟地1两,麦冬3钱,山茱萸3钱,北五味1钱,巴戟天1两,茯苓3钱,肉豆蔻1枚。功能主治开胃气,进饮食,生精神。主入房纵欲,不知保涩,以致形体瘦削,面色痿黄,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