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小建中合剂

小建中合剂

药方名称小建中合剂

处方桂枝111g白芍222g甘草(蜜炙)74g生姜111g大枣111g

性状为棕黄色的液体;气微香,味甜、微辛。

炮制以上五味,桂枝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甘草大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约560ml;白芍生姜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稀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后与上述药液合并,静置,滤过,另加饴糖370g,再浓缩至近1000ml,加入苯甲酸钠3g与桂枝挥发油,调整总量至1000ml,搅匀,即得。

功能主治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用于脾胃虚寒,脘腹疼痛,喜温喜按,嘈杂吞酸,食少;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0~30ml,一日3次,用时摇匀。

贮藏密封,遮光。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菊霜

    药方名称菊霜别名元女丹处方防风2钱,羌活2钱,石膏2钱,川芎2钱,川黄连2钱,荆芥2钱,元参2钱,甘草2钱,黄柏2钱,槐角2钱,连翘2钱,黄芩2钱,甘菊花2钱,薄荷2钱,白芷2钱。制法上为细末,另将甘

  • 二紫蒲公汤

    《洞天奥旨》卷八:二紫蒲公汤药方名称二紫蒲公汤处方茯苓9克 薏仁30克 紫花地丁15克牛膝9克蒲公英15克 贝母6克 紫背天葵9克当归15克 生甘草6克功能主治主筋疽(生两足后跟昆仑穴)痨疽(生足小指

  • 守瘿丸

    药方名称守瘿丸处方通草60克杏仁(去皮、尖,研)60克牛蒡子45克(出油)昆布(去咸)吴射干诃黎勒海藻各120克(去咸)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治瘿瘤结硬。用法用量每服1丸,含化,咽

  • 碑记丹

    药方名称碑记丹处方石榴6钱7分,陈皮6钱7分,三棱6钱7分,豆霜6钱7分,灵脂6钱7分,大戟(制)6钱7分,芫花6钱7分,甘遂(制)6钱7分,葶苈6钱7分,桃仁6钱7分,豆豉6钱7分,川军6钱7分,皂

  • 饿虎散

    药方名称饿虎散处方人参1钱,豆蔻1个,僵蚕7个,良姜2钱,甘草(炙)2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伤寒后不思饮食。用法用量每服1钱,木瓜汤送下;或粟米汤送下。摘录《普济方》卷三六九

  • 大海藻汤

    药方名称大海藻汤处方海藻(洗去咸,焙)1两,芫花(炒焦)1两,猪苓(去黑皮)1两,连翘1两,泽漆(炒)1两,郁李仁(去皮尖双仁,研)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桑根白皮(锉,炒)1两,白蒺藜(

  • 赤葵汤

    药方名称赤葵汤处方赤茯苓、冬葵子、石韦、川泽泻、大白术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便微痛渐难,欲出不出,痛不可忍者。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煎7分,温服。摘录《普济方》卷二一四

  • 海蛤索饼

    药方名称海蛤索饼处方海蛤(捣研如面)1两,甘遂3分(为末,绢罗如面,用白面和作剂),郁李仁(汤浸,去皮,微炒,研)1两1分。功能主治水气,头面浮肿,坐卧不安。或嗽喘者。用法用量上药以桑根白皮1两,用水

  • 忿气散

    药方名称忿气散处方木香、丁香、人参、麦冬、大腹皮、甘草、草果、香附、紫苏、槟榔、藿香、厚朴、桑皮、陈皮、姜、枣、灯心。功能主治妇人噎膈。摘录《女科万金方》

  • 茯苓皮汤

    药方名称茯苓皮汤处方茯苓皮15克 生苡仁15克猪苓9克大腹皮9克 白通草9克 淡竹叶6克功能主治利湿分消。治湿温,吸受秽湿,三焦分布,热蒸头胀,身痛呕逆,小便不通,神识昏迷,舌白,渴不多饮,用芳香通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