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导气丸

导气丸

普济方》卷三九三引《全婴方》:导气丸

药方名称导气丸

处方三棱青皮、萝卜子(炒)、皂角(不蛀者,酥炙)、黑牵牛(半生半炒)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腹胀,气粗不食。

用法用量3岁30丸,以米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三引《全婴方》

《宣明论》卷七:导气丸

药方名称导气丸

处方姜黄4两,香附子4两,缩砂2两,甘草2两,广茂2两,丁皮1两,甘松1两,木香1两,荆三棱1两,白檀半两,藿香叶半两。

制法上为末,入绿豆粉2两,用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宽膈进食。主心胸满闷,胁肋刺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原书四库本作“逆气丸”。

摘录《宣明论》卷七

杨氏家藏方》卷五:导气丸

药方名称导气丸

处方大黄4两(湿纸裹,煨),蝎梢(去毒,炒)1两,青橘皮(去白)1两,胡椒40粒,陈橘皮(去白)1两,黑牵牛(12两,取头末)4两,茴香1两(微炒),干姜1两(炮),甘草(炙)1两,阿魏半钱(用稀面少许,和作饼子,捏干,油煎黄色)。

制法上为细末,蒸木瓜搜匀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宣壅导滞,除胀满,利大肠。主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温盐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五

寿世保元》卷五:导气丸

药方名称导气丸

处方木香槟榔火麻仁枳壳

制法上将枳壳每个切作4片,用不蛀皂角3寸、生姜5片、巴豆3枚(略捶碎,不去壳油),用水1盏,将枳壳同煎熟,滤去3味,不用,只将枳壳锉细,焙干为末,入前3味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以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寿世保元》卷五

普济方》卷一六五引《卫生家宝》:导气丸

药方名称导气丸

处方半夏2两(用皂角5锭挼汁,浸1宿,控干,切作片子),南木香半两,赤茯苓1分,紫苏叶半两,白附子1分。

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降气逐风。主痰涎壅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以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一六五引《卫生家宝》

圣济总录》卷五十一:导气丸

药方名称导气丸

处方槟榔(生,锉)半两,牵牛子(炒)半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夏(汤洗7遍,焙)1两。

制法上为末,生姜自然汁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气盛实,腰脚不能屈伸。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以温酒送下,每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一

《医略六书》卷二十三:导气丸

药方名称导气丸

处方槟榔1两(斑螫炒),厚朴1两(干姜炒),三棱1两半(干漆炒),蓬术1两半(虻虫炒),吴茱1两(牵牛炒),青皮1两(水蛙炒),黄芩1两(大黄炒),赤芍1两(川椒炒),楂肉2两(草果炒),菖蒲1两(桃仁炒)。

制法炒熟,拣去拌药,为末,红酒为丸。

功能主治攻坚破结。主积结于中,日久不能消化,腹胀坚塞,便闭形实,脉实者。

用法用量每服1-2钱,以紫苏汤送下。

各家论述槟榔破结气,斑螫拌炒,以攻发坚垒;赤芍破血结,川椒拌炒,以驱逐寒积;厚朴散窒塞,干姜拌炒,以开发寒滞;青皮破肝气,水蛭拌炒,以消磨血积;楂肉消肉积,草果拌炒,以扫荡食积;吴茱平逆气,牵牛拌炒,以通利饮积;三棱攻坚积,干漆拌炒,以迅扫瘀结;蓬术破积坚,虻虫拌炒,以蠢动血结;黄芩清郁热,大黄拌炒,以推荡积热;菖蒲通窍门,桃仁拌炒,以润燥开结;酒丸紫苏汤下,使结散积消,则气化调和而诸结自解,大便无不通,腹胀坚塞无不退矣。此攻坚破结之剂,为腹胀坚塞之专方。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三

圣济总录》卷一八四:导气丸

药方名称导气丸

处方牵牛4两。

制法上为末,用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乳石发,心腹胀满。

用法用量每服50丸,以生姜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四

医学纲目》卷四:导气丸

药方名称导气丸

处方木香4两,萝卜子4两,茴香4两,槟榔4两,牵牛(头末)4两。

制法上为末,薄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痢疾。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

摘录医学纲目》卷四

《医方大成》卷六引《澹寮方》:导气丸

药方名称导气丸

处方青皮水蛭炒赤,去蛭)、莪术虻虫炒,去虻)、三棱干漆炒,去漆)、槟榔(斑螫炒,去螫)、干姜硇砂炒,去砂)、茱萸(牵牛炒,去牛)、附子(盐炒,去盐)、赤芍(川椒炒,去椒)、胡椒茴香炒,去茴香)、石草蒲(桃仁炒,去仁)。

制法上各锉,与所注药炒熟,去水蛭等并不用,只以青皮等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诸痞气塞,关格不通,腹胀如鼓,大便虚秘;又治肾气、小肠气等。

用法用量每服5-7丸,空心紫苏汤送下。

各家论述医方考》:青皮莪术三棱、菖蒲,气积药也,炒以水蛭虻虫干漆桃仁,则逐败血矣;干姜附子胡椒、茱萸,温中药也,炒以硇砂食盐茴香、牵牛,则软坚而疏利矣;槟榔炒以斑螫,下气者得破气者而益悍;赤芍药炒以川椒,泻肝者得疏肝者而益利。制度之工如此,以之而治气实有余之证,斯其选矣。

摘录《医方大成》卷六引《澹寮方》

猜你喜欢

  • 福幼理中丸

    药方名称福幼理中丸处方人参(去芦)2两,炒枣仁1两,枸杞子1两,熟地2两,干姜1两,白术(麸炒)1两,生黄耆1两,当归5钱,山萸肉(酒制)5钱,故纸(盐炒)1两,核桃仁5钱,生白芍1两,肉桂(去粗皮)

  • 敷鼻蚯蚓散

    药方名称敷鼻蚯蚓散别名地龙散、蚯蚓散处方白颈蚯蚓1条(韭园内者),猪牙皂荚1挺。制法上纳于瓷瓶中,烧熟,研细。功能主治鼻中息肉。用法用量地龙散(《圣济总录》卷一一六)、蚯蚓散(《普济方》卷五十六)。摘

  • 立溃拔毒膏

    药方名称立溃拔毒膏处方糯米1两(南星、当归、赤芍各3钱同炒),硇砂3钱,斑蝥3钱,好石灰1两(皂角烧烟熏,共为末),桑柴灰3两,真炭灰3两,皂角灰3两,毛竹(去青,煅灰)3两,脂麻楷灰3两。制法上以五

  • 合香丸

    药方名称合香丸处方鸡舌香1两,芎藭1两,藿香半两,甘松半两,当归半两,桂花半两,桂心半两,白芷半两,零陵香3分,木香3分,肉豆蔻5枚,白槟榔5枚,丁香、麝香少许。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功能

  • 千金当归汤

    药方名称千金当归汤处方当归3克干姜(炮)1.5克 芍药阿胶黄芩各4.5克功能主治治衄血、吐血。用法用量水煎,日服二次。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四

  • 马蔺根汤

    药方名称马蔺根汤处方马蔺根1两,升麻1两,瞿麦3分,射干3分,犀角屑半两,木通(锉)半两,玄参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伤寒喉咽闭塞,连舌肿疼,小便赤涩。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

  • 黄连太一丸

    药方名称黄连太一丸处方黄连2斤。制法好清酒1升,淹1宿,晒干,复纳酒中,如是10遍,酒尽为度,干捣筛,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肝气热冲目,令视瞻(目莫)(目莫)。用法用量1服7丸,每日2次。注意

  • 金草丹

    药方名称金草丹处方舶上硫黄1分(研细),颗块朱砂1分(细研),木香(末)1钱半,水银、腻粉2钱,川大黄3钱(略慢火中煨熟,捣碎),巴豆10或12粒(去皮去心了,研如粉)。制法上同乳钵内,研200-30

  • 调痛散

    药方名称调痛散处方木香、丁香、檀香、大香附、天台、乌药、蓬术(煨)、辣桂、片姜黄、生白姜、白豆蔻仁、缩砂仁、甘草(炙)各等分。制法上锉。功能主治脾疼气膈。用法用量每服2钱半,加紫苏4叶,水煎服。摘录《

  • 和脾宣化饮

    药方名称和脾宣化饮别名二十八号恒象方、竹四处方广皮2钱,莱菔子(半生半炒)2钱,前胡2钱,卷舒(炒)2钱,大腹皮(去黑翳,黑豆汤泡洗)2钱,麦芽2钱。功能主治痘后饮食过伤,气壅饱闷,叫喊不已者。痧气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