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安脾散

安脾散

《百一》卷二:安脾散

药方名称安脾散

处方高良姜1两(以百年壁上土2-3合敲碎,用水2碗煮干,薄切成片),南木香半现 ,草果(面裹煨,去壳)半两,胡椒半两,白茯苓半两,白术半两,丁香(怀干)半两,人参(去芦)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瓤)半两,甘草(炙)1两半。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翻胃吐食,及吃食咽酸,口吐黄水,曾经诸方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服2大钱,空心、食前米饮入盐点服;盐酒亦得。

临床应用翻胃:甲申之春,以事至临安,寓止朱家桥詹翁店,詹翁年六十余,苦翻胃,危殆,已治棺在床侧,适予有宣司之辟,往别而去,其詹翁已不能言。及11月自淮上归,过其门,意此翁已不存,为之惨然,方访问间,而此翁已出迎揖,见其颜色极红润,甚惊异之,问其所以,乃云:官人此日离去,即有一州官来歇,得药数服,遂无事。其后授得此方,昨以此在建康医朱机宜新妇,及近日医圆通观维那,皆作效。

摘录《百一》卷二

《朱氏集验方》卷四:安脾散

药方名称安脾散

处方白术白豆蔻仁(炒)、香附子(炒)、人参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脾胃病。

用法用量白汤点服。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四

猜你喜欢

  • 车前子饮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车前子饮药方名称车前子饮处方车前子1两,甘菊花1两,天雄(炮裂,去皮脐)1两,当归(炙、锉)1两,京三棱(煨、锉)1两,黄连(去须)1两,熟干地黄(焙)1两半,桔梗(锉、炒)1两

  • 大青煎

    《圣济总录》卷三十:大青煎药方名称大青煎处方大青1两,升麻1两,射干(去毛)1两,苦竹叶1两,山栀子仁1两,黄柏(去粗皮,蜜炙)半两,玄参(坚者)3分,蔷薇根2两,生地黄汁半斤,白蜜半斤。制法上将8味

  • 金星酒

    药方名称金星酒处方金星草(和根净洗,慢火焙干)4两,甘草1钱。制法上为末,分作4帖。功能主治五毒发背。用法用量每帖用酒1升,煎2-3沸后,更以冷酒2升相和,入瓶器中封却,时取饮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

  • 虎胫骨浸酒

    药方名称虎胫骨浸酒处方虎胫骨2斤(炙黄,锉),牛膝2两,芍药3两,防风4两,桂1两。制法上锉,以生绢袋盛。浸于2斗酒内3两宿。功能主治风毒在骨节,疼痛不可忍。用法用量随性饮之。注意忌牛肉、生葱。摘录《

  • 加味桔梗汤

    药方名称加味桔梗汤处方桔梗(去芦)8分,白及8分,橘红8分,甜葶苈(微炒)8分,甘草节1钱5分,贝母1钱5分,苡仁5钱,金银花5钱。功能主治肺痈。用法用量水煎服。初起,加荆芥、防风各1钱;溃后,加人参

  • 伏虎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伏虎丹药方名称伏虎丹处方生干地黄、蔓荆子(去白)、白僵蚕(炒.去丝),各一分五。灵脂(去皮)半两,踯躅花(炒)、天南星、白胶香、草乌头(炮),各一两。来源张徽猷方。

  • 连梅汤

    药方名称连梅汤处方云连6克乌梅(去核)9克麦冬(连心)9克 生地9克阿胶6克功能主治清心泻火,滋肾养液。治暑邪深入少阴,火灼阴伤,消渴引饮;暑邪深入厥阴,筋脉失养,手足麻痹者。用法用量用水1升,煮取4

  • 聪耳抑火汤

    药方名称聪耳抑火汤处方黄芩8分,柴胡8分,当归8分,香附8分,花粉8分,木通4分,薄荷4分,枳壳4分,贝母6分,菖蒲6分,甘草6分,防风7分,桔梗7分,黄连4分。功能主治痰火上升,耳窍闭塞不通者。用法

  • 柴胡达原饮

    《重订通俗伤寒论》:柴胡达原饮药方名称柴胡达原饮处方柴胡4.5克 生枳壳4.5克 川朴4.5克青皮4.5克 炙草2.1克黄芩4.5克 苦桔梗3克草果1.8克槟榔6克荷叶梗16厘米功能主治和中化湿,祛痰

  • 血晕饮

    药方名称血晕饮处方归尾川芎山楂益母草五灵脂各等分功能主治治产后血晕。用法用量水煎,加童便服。摘录《仙拈集》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