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太一丹

太一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一丹

药方名称太一丹

处方天南星(炮)、乌蛇(酒炙.取肉),各三钱;天麻(去芦.酒浸一宿)、附子(炮.去皮脐)、麻黄(去根.节),各半两;干蝎(微炒)一钱半,白附子(炮)三钱半,白僵蚕(去丝.嘴.炒)四钱。

已上为细末,以水一升,调浸三日,以寒食面一斗拌匀,踏作僸,须六月六日,以楮叶罨七日取出,逐片用纸袋盛,挂当风,十四日可用,每僸末一两,入下项药:

琥珀(研)一钱,辰砂(研飞)六钱,雄黄(研飞)三钱,甘草(炙.为末)半钱。

上合研匀,炼蜜和圆,如鸡头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诸风惊,潮发搐搦,口眼相引,项背强直,精神昏困,痰涎不利,及一切虚风,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温水化下,不计时。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太一丹

药方名称太一丹

处方天南垦(炮)乌蛇(酒炙,取肉)各9克天麻(去芦,酒浸一宿)附子(炮,去皮、脐)麻黄(去根、节)各15克 干蝎(微炒)4.5克 白附子(炮)10克 白僵蚕(去丝、嘴,炒)12克

制法上为细末,以水600毫升,调浸三日,以寒食面7.5千克拌匀,踏作曲。须六月六日,以楮叶罨七日取出,逐片用纸袋盛,挂当风,十四日可用。每曲末30克,入琥珀(研)3克、辰砂(研飞)18克、雄黄(研飞)9克、甘草(炙为末)1.5克,令研匀,炼蜜和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诸风惊痫,潮发搐搦,口眼相引,项背强直,精神昏困,痰涎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丸,温水化,不拘时候。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杨氏家藏方》卷三:太一丹

药方名称太一丹

处方天南星120克(锉,炒赤,勿令焦)石膏120克 干葛(取粉)105克前胡60克川芎60克 白僵蚕(炒,去丝、嘴)白附子(炮)防风(去芦头)各3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用生姜自然汁糊和为丸,每两作10丸,阴干。

功能主治治伤寒伤风,肢节烦痛,憎寒壮热,或发热恶寒,似瘴非瘴,烦躁迷闷,面色红赤,头痛如破。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用葱白薄荷茶送下,不拘时候。服之微汗出,立愈。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三

猜你喜欢

  • 鲩鱼胆膏

    药方名称鲩鱼胆膏处方鲩鱼胆2枚,灶底土1分(研)。功能主治小儿咽喉痹肿,乳食难下。用法用量上药相和,调涂咽喉上,干即易之。摘录《圣惠》卷八十九

  • 柴胡芍药汤

    《症因脉治》卷一:柴胡芍药汤药方名称柴胡芍药汤处方柴胡、白芍药、青皮、钩藤、香附、山栀、乌药、独活。功能主治湿热腰痛,左关细数者。用法用量热甚,加黄柏、胆草。摘录《症因脉治》卷一《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 健捷散

    药方名称健捷散处方香白芷、干姜、桂枝、云母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妇人难产经日,及胞衣不下;寻常经闭,儿枕痛。用法用量每服2-3钱,海萝汤搅和匀,顿服。摘录《产科发蒙》卷三

  • 黄连茱萸散

    药方名称黄连茱萸散处方黄连(去须)1两,吴茱萸(拣去枝梗)半两,干姜2钱,巴豆(肥大者)1个(去皮)。制法上锉细,同炒至焦黄,去巴豆不用,外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伤乳食下泻。用法用量每服1钱,乳食前以陈

  • 榉皮饮子

    药方名称榉皮饮子处方梁州榉皮12分,栝楼8分,茯苓8分,人参6分,粟米2合。制法上切。功能主治小儿渴痢。用法用量以水3升煮,取1升2合,去滓分服。摘录《外台》卷三十六引《古今录验》

  • 黑豆神方

    药方名称黑豆神方处方何首乌(用黑豆9制)8钱,当归(酒洗)、五加皮、骨碎补(刮去毛,蜜水拌蒸)、生地、青皮(去瓤)、杜仲(姜汁炒断丝)、远志(去骨)、甘草(水浸1宿,炒)、附子(童便制,姜制,甘草制)

  • 车前子汤

    《圣济总录》卷一○七:车前子汤药方名称车前子汤处方车前子1两,决明子(微炒)1两,青葙子1两,黄连(去须)1两,防风(去叉)1两,菊花1两,甘草(炙)1两,芎藭1两半,萎蕤1两半。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

  • 降生散

    药方名称降生散处方苍术(制)2钱,枳壳1钱,桔梗1钱,陈皮1钱,杨芍1钱,白芷1钱,川芎1钱,当归1钱,肉桂5分,干姜5分,厚朴5分,半夏5分,茯苓5分,木香5分,杏仁5分,麻黄5分,甘草5分。制法上

  • 生栀子韭菜

    药方名称生栀子韭菜处方生栀子、生韭菜各等量。功能主治据报道,20年来,用本方治疗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小腿挫伤、踝关节扭伤肿痛共382例,疗效均佳。用法用量混合捣烂后,用鸡蛋清调匀,呈糊状,均匀敷于患处,

  • 点眼胡粉膏

    药方名称点眼胡粉膏处方胡粉1两半,蕤仁(去皮)1两。制法先将蕤仁研令烂,次下胡粉,更研熟,又捣生麻子为烛燃着,别取猪脂肪于烛焰上烧,使脂流下,滴入蕤仁、胡粉中,更同研令匀如饧,以绵缠细杖子头,纳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