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腹木香汤

大腹木香汤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大腹木香汤

药方名称大腹木香汤

处方大腹(锉)2两,木香(锉)2两,半夏(汤洗7遍,焙)2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白术(锉)1两,前胡(去芦头)1两,白芷(锉)1两,桂(去粗皮)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延胡索半两,当归(切,焙)半两,甘草(炙,锉)半两,旋覆花半两,柴胡(去苗)半两,芍药半两,干姜(炮)3分,人参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胃寒肠热,腹胀泄利。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3枚(擘破),同煎至6分,去滓,稍热食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圣济总录》卷四十六:大腹木香汤

药方名称大腹木香汤

处方大腹(锉)1两,木香1两,前胡(去芦头)半两,肉豆蔻(去壳)半两,人参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京三棱(炮,锉)1两半,干姜(炮)半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诃黎勒(炮,去核)半两,陈曲(微炒)1两,桂(去粗皮)半两,大麦芽(微炒)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半夏(汤洗7遍,去滑,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脾气虚弱,心腹胀满,呕吐痰逆,胸膈不利,腹胁刺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2枚(去核),同煎至7分,去滓,稍热食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六

猜你喜欢

  • 理疝芦巴丸

    药方名称理疝芦巴丸处方胡芦巴16两,川楝子1斤2两,吴茱萸10两,小茴香20两,川乌1两,巴戟肉1两。制法上为细末,水泛为丸。功能主治散寒化滞,扶气补虚。主小肠气结,奔豚瘕疝,睾丸坚硬,小腹有形,上下

  • 归肠散

    药方名称归肠散处方橡斗子半两(蜜炙黄),木贼半两(烧灰留性)。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肠虚脱肛。用法用量每服1钱,乳食前陈米饮调下。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九

  • 桂术二陈汤

    药方名称桂术二陈汤处方桂枝2.4克白术4.5克 广皮3克半夏4.5克茯苓9克枳实3克泽泻4.5克牛膝4.5克车前6克 姜3片功能主治治痰饮。水从胃出,下走肠间,漉漉有声,胸中微痞,头目作眩。用法用量水

  • 内消腺瘤汤

    药方名称内消腺瘤汤处方土茯苓30克,苦参10克,天花粉10克,角刺10克,半夏10克,陈皮6克,桔梗10克,夏枯草10克,郁金10克,柴胡10克,甘草6克。功能主治涤痰清热,理气散结。主痰气郁结。用法

  • 凉心丹

    药方名称凉心丹处方人参5钱,茯苓5钱,丹参5钱,黄连3钱,半夏3钱,吴茱萸5分,菖蒲1钱,生姜5片,麦冬1两。功能主治猝然遇邪,一时卧倒,口吐痰涎,不能出声,发狂乱动,眼珠大红,面如火烧红色,发或上指

  • 促经汤

    药方名称促经汤处方香附子8分,熟地黄8分,白芍药8分,莪术8分,木通8分,苏木8分,当归1钱,川芎5分,红花5分,甘草5分,肉桂、桃仁20粒(去皮尖)。功能主治月经过期不行,腰腹作痛。用法用量方中川芎

  • 鸬鹚屎膏

    药方名称鸬鹚屎膏处方鸬鹚屎1升。制法上药治下筛。功能主治隳疮。用法用量腊月猪脂调和,敷之。摘录《鬼遗》卷五

  • 姜面丸

    《鸡峰》卷十二:姜面丸药方名称姜面丸处方苍术、好面1斤,当归3两,干姜3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腹寒冷,不饮食,食辄不消,羸瘦者。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米饮送下。摘录《鸡峰》

  • 劳淋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劳淋汤药方名称劳淋汤处方生山药30克 生芡实90克知母9克 真阿胶(不用炒)9克 生杭芍9克功能主治治劳淋。因劳力、劳心或房劳过度,耗散真阴,阴亏热炽,熏蒸膀胱,久而成淋,

  • 升阳补胃汤

    药方名称升阳补胃汤处方黄耆人参甘草当归白术升麻柴胡桂枝芍药羌活防风葛根独活生地黄牡丹皮功能主治治湿热侵入阳明、少阳,肠澼下血,血出如箭。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学入门》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