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地芝丸

地芝丸

《东垣试效方》卷五:地芝丸

药方名称地芝丸

别名万寿地芝丸、地黄

处方地黄(焙干)4两,天门冬(去心)4两,枳壳(去瓤,麸炒)2两,甘菊花(去枝)2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和颜色,利血气,调百节,黑发坚齿,逐风散气,愈百疾。大除风热。主目不能远视,能近视,或亦妨近视,及大疠风成癞。

用法用量万寿地芝丸(《御药院方》卷六)、地黄丸(《脉因证治》卷下)。《此事难知》本方用法:如能饮食,茶清汤下;不能饮食,温酒下。

各家论述1.《医方集解》:此足少阴药也。生地凉血生血,天冬润肺滋肾,积壳宽肠去滞,甘菊降火除风。

2.《成方便读》:王海藏云:目能远视,责其有火,不能近视,责其无水,法当补肾。夫火之力刚,故能远照,水之力柔,故能近视。人之一身百病千端,亦不过一阴阳水火而巳。然肾为主水之脏,肺为生水之源,故以生地大补肾水,天冬润养肺金,使之金水相生,则肝得所养;菊花得金水之精,专入肝经,能祛风于外;枳壳具苦降之性,单行气分,为破滞之需。庶几风尽去而滞无留,则补药得力而病易愈耳。用茶者,欲火热之下降;用酒者,欲药力之上行也。

摘录《东垣试效方》卷五

医学集成》卷二:地芝丸

药方名称地芝丸

处方生地4两,熟地4两,天冬3两,麦冬3两,枸杞3两,枣皮3两,当归1两,知母7钱,胆草2钱。

功能主治瞳人枯小。

用法用量蜜为丸服。

摘录医学集成》卷二

猜你喜欢

  • 莲花散

    药方名称莲花散处方莲花蕊1两半,黑牵牛头(末)1两半,当归5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久近痔漏。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酒送下。注意忌热物。摘录方出《本草纲目》卷三十三引《孙氏集效方》,名见《医学六要·治

  • 保赤却病良方

    药方名称保赤却病良方处方黄栀子(研末)、鸡蛋清。制法上与白面掺和调匀,形如浆糊状。功能主治预防惊风,祛除胎毒。主小儿胎毒、惊热诸症。用法用量搽敷婴孩两脚心,用布包扎,每日1换。敷后数日,脚心必现青紫色

  • 大断下圆

    药方名称大断下圆处方高良姜(去芦)、赤石脂(研)、干姜(炮)、龙骨(研),各一两半;肉豆蔻(面裹.煨)、牡蛎(火煅)、附子(炮.去皮.脐)、白矾(枯)、诃子(煨.去核),各一两;细辛(去土.叶)七钱半

  • 马齿苋粉

    药方名称马齿苋粉处方蛇床子20g,马齿苋20g,侧柏叶粉20g,丝瓜叶20g,芙蓉叶20g,蚌壳粉20g,苦参20g,大黄20g,陈小麦粉20g,枯矾10g,炉甘石10g,甘草10g。制法上为细末。功

  • 五磨饮子

    药方名称五磨饮子处方木香沉香槟榔枳实台乌药各等分功能主治治暴怒暴死,名曰气厥者。用法用量白酒磨服。摘录《医方考》卷六

  • 京都硇砂膏

    药方名称京都硇砂膏处方鲜桃枝5尺,鲜柳枝5尺,鲜桑枝5尺,鲜槐枝5尺,红山栀80个,头发1两2钱,炙甲片6钱,象皮6钱,以麻油4斤,炸枯去滓,再熬至滴水成珠,加入飞黄丹1斤半,搅成膏。再入:真硇砂3钱

  • 中和汤

    《鸡峰普济方》卷二十:中和汤药方名称中和汤处方白术120克 黄橘皮厚朴人参茯苓甘草各75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胁肋胀满,恶心呕逆,食欲不振。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入生姜3片,煎至100

  • 加味柴苓汤

    药方名称加味柴苓汤处方柴胡、白茯苓、甘草、陈皮、防风、白芍(炒)、当归身、白术(炒)。功能主治小儿伤风咳嗽,面青唇白,体弱。或兼大便不实者。用法用量生姜1片,红枣1枚为引,水煎服。摘录《幼科直言》卷五

  • 茯神膏

    药方名称茯神膏处方蝎梢半两,茯神半两,白僵蚕1两,朱砂1钱。制法上为末,炼蜜为膏。功能主治小儿惊风。用法用量每服1皂子大,煎金银薄荷汤化下。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引郑愈方

  • 蠲毒流气饮

    药方名称蠲毒流气饮处方白芷、防风、陈皮、连翘、人参、香附、川芎、当归、玄参、天花粉、枳壳、甘草、桔梗、小柴胡、鼠粘子、山栀仁。功能主治伤寒喉闭。伤寒遗毒不散,热毒入于心经脾经,致8-9日后喉闭。用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