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和胃丸

和胃丸

《千金翼》卷十五:和胃丸

药方名称和胃丸

处方大黄1分,细辛1分,黄连1分,蜀椒(去目闭口者,汗)1分,皂荚(炙,去皮子)1分,当归1分,桂心1分,杏仁(去皮尖双仁,熬)1两半,黄芩1两半,葶苈(熬)半两,阿胶(炙)半两,芒消半两,厚朴2分(炙),甘遂1两,半夏5分(洗)。

制法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调六腑,安五脏,导达肠胃,令人能食。主胃痛,悁烦噫逆,胸中气满,腹胁下邪气寒壮积聚,大小便乍难。并主女人绝产。

用法用量每服5丸,空腹酒送下,稍加至10丸,1日3次。

摘录《千金翼》卷十五

圣济总录》卷四十六:和胃丸

药方名称和胃丸

处方甘草(生,锉)2两,高良姜(生)2两,藿香叶1两,桂(去粗皮)1两,丁香皮(炙)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和杵三二百下,为丸如樱桃大。

功能主治脾胃冷热不和,不能饮食,胸膈满闷,痰唾吐逆,及一切气疾。

用法用量每服1丸,盐汤嚼下,空心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六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和胃丸

药方名称和胃丸

处方半夏(汤洗10遍,切作片子)半分,牵牛子(炒)半分,生姜1两(切作片子),人参半两,矾蝴蝶半两,藿香叶半两,丁香1钱。

制法上药先将半夏、牵牛、生姜于银石器内慢火煮,候水尽,焙干,与人参等药同杵为末,用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胃寒肠热,腹胀泄利。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食前用生姜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永类钤方》卷二十一:和胃丸

药方名称和胃丸

处方丁香1钱,藿香叶1钱,蝎尾1钱,白术(切,焙)1两,制半夏1两。

制法上为末,姜汁糊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吐泻,有痰,不思饮食,困顿欲生风。

用法用量每服3岁30丸,空心生姜汤送下。

摘录《永类钤方》卷二十一

普济方》卷一三七:和胃丸

药方名称和胃丸

处方大黄(酒浸)1两,甘遂1两,桂枝1两,干姜1两,白术1两,茯苓1两,芍药1两,厚朴1两,半夏(洗)1两,巴豆10粒(去皮心,研如脂)。

制法上为末,入巴豆,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阳明病,内有停水,心下痛而呕吐,腹胁满者。

用法用量每服2丸,白饮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三七

圣济总录》卷四十五:和胃丸

药方名称和胃丸

处方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透)4两,干姜(炮)1两半,当归(切,焙)1两半,人参1两1分,槟榔(锉)1两1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2两,白术2两,半夏(汤洗7遍,去滑,焙)2两,桔梗(焙)1两,甘草(炙)半两,诃黎勒皮3分。

制法上为末,酒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虚冷,食即呕逆,水谷不化,或时泄利。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温生姜枣汤送下,米饮亦得,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局方》卷三:和胃丸

药方名称和胃丸

处方厚朴(去粗皮,锉碎,以生姜2两研烂同炒)、半夏(一半汤洗,晒干,微炒,一半生姜汁制作饼,炙黄),鳖甲(9肋大者)1枚(黄泥外固,以米醋2碗,化硇砂1两,放鳖甲内慢火熬干,取2两细研如粉),神曲(碎,炒)2两,麦蘖(微炒)2两,白术(锉,炒)2两,肉桂(去粗皮)2两,枳壳(去瓤,麸炒)3两,三棱(炮)3两,青皮(去白,炒)3两,人参3两,陈皮(去白)4两,诃子(炮,去核)4两,槟榔1两半,当归1两半,芍药1两,甘草(炒)1两,干姜(炮)3分,赤茯苓(去皮)3分。

制法上为细末,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温和脾胃,调进饮食。主脾胃不和,中脘气痞,心腹胀闷,不思饮食,呕吐痰逆,噫气吞酸,面色萎黄,肌肉消瘦,腹胁刺痛,便利不调,少力嗜卧,体重节痛;及虚劳脾胃虚弱,饮食不化,心腹痞满。

用法用量每服20丸,加至30丸,微嚼破,温水送下,不拘时候。老幼气弱皆可常服。

摘录《局方》卷三

猜你喜欢

  • 薄荷连翘汤

    药方名称薄荷连翘汤处方金银花30克连翘生地各15克牛蒡子知母各9克 鲜竹叶6克薄荷绿豆衣各3克功能主治疏风祛邪,清热解毒。主牙龈肿痛,腮肿而热,口渴舌红,脉浮数。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中医喉科学讲义》

  • 水肿茯苓煎

    药方名称水肿茯苓煎处方茯苓白术椒目各30克防己葶苈泽泻各37.5克赤小豆前胡芜花 桂各22.5克芒消53克甘遂15克制法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利水逐饮。治支饮上气,黄疸,及脚气,消渴

  • 苍耳子软膏

    药方名称苍耳子软膏处方苍耳子(炒黄,研细末)60g,猪脂120g。功能主治臁疮。用法用量配成软膏,外用。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葵子汤

    《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引《古今录验》:葵子汤药方名称葵子汤处方葵子6克滑石12克(碎)功能主治治妊娠得病六七日以上,身热入脏,大小便不利。用法用量上二味,以水1升,煮取200毫升,尽服。须臾当下,便愈。

  • 扁鹊曾青丸

    药方名称扁鹊曾青丸别名曾青丸处方曾青2分,寒水石3分,朴消2分,茯苓3分,大黄3分,附子3分(炮),巴豆2分。制法上各异捣,下筛,巴豆、消相合,捣六千杵,次纳附子捣相得,次纳茯苓捣相得,次纳大黄捣相得

  • 黄病绛矾丸

    药方名称黄病绛矾丸处方绛矾6两,厚朴3两,白术3两(炒焦),茯苓3两,枳壳2两(炒焦),茅术2两(炒焦),广皮2两。制法上为细末,米汤泛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湿热肠红,脱力劳伤,黄病腹胀,腿足浮肿

  • 石淋通片

    药方名称石淋通片来源本品为广金钱草浸膏片。性状为棕褐色的浸膏片或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褐色;味苦、涩。炮制取广金钱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加5倍量85%乙醇,充

  • 抗毒丸

    药方名称抗毒丸处方金银花6两,青连翘6两,地丁草6两,天花粉6两,干生地5两,苦桔梗5两,大青叶3两,龙胆草2两,板蓝根3两,公英2两,没药1两,黄连5钱,梅片1钱5分,牛黄1钱5分,朱砂1两,寒水石

  • 保和防毒饮

    药方名称保和防毒饮处方紫草、桔梗、川芎、山楂、木通、人参、红花、生地、甘草、糯米、灯心。功能主治保和元气,活血解毒,助痘成浆,易痂易落。主血热痘疹,见点3日后,不易长大粗肌者。用法用量上加生姜,水煎服

  • 荆防葛根汤

    《烂喉丹痧》:荆防葛根汤药方名称荆防葛根汤处方葛根1钱半或1钱,牛蒡子3钱,桔梗1钱半,炒荆芥1钱半,枳壳1钱,白杏仁(去皮尖)3钱(便溏者勿研),生甘草4分,土贝3钱(去心,研),炒防风1钱半,浮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