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和经汤

和经汤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二:和经汤

药方名称和经汤

处方白芍36克当归(酒洗)熟地茯神黄芩香附白术各30克川芎酸枣仁蒲黄(炒)白芷各27克阿胶陈皮(去白)各24克 小茴香甘草(炙)各3克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治妇人四十二三岁,经水断绝五十岁后复至,乃阴阳相交,血气妄行,其经水无定期,常常淋漓,或成片,或漏下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0克,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二

医学正传》卷七:和经汤

药方名称和经汤

处方当归1钱半,川芎半钱,熟地黄1钱,白芍药1钱,桃仁30个(去皮尖,研),红花3分,香附米1钱,熟桂半钱,木通8分,蓬莪术1钱,甘草5分,苏木1钱。

制法上细切,作一服。

功能主治月经过期不行。

用法用量水1盏半,煎至1盏,空心温服。

摘录医学正传》卷七

《女科万金方》:和经汤

药方名称和经汤

处方白芍药2两2钱,当归1两,熟地1两,白茯苓1两,香附1两,黄芩1两,白术1两,川芎9钱,酸枣仁9钱,蒲黄9钱,白芷9钱,阿胶8钱,橘红8钱,甘草1钱,小茴香1钱。

功能主治妇人42-43岁,经行断绝,五十外复至,其经水无期,常常淋漓,或成片,或漏下不止,乃阴阳相反,血气妄行。

用法用量《叶氏女科》有茯神淮山药,无熟地、白茯苓川芎。方后云:如服一二剂不止,即去香附陈皮,小茴只用四分。

摘录《女科万金方》

《元和纪用经》:和经汤

药方名称和经汤

处方白芍药2两,赤芍药1两,干姜半两,当归7钱半。

制法上为末,若豆米粒。

功能主治温血和经。主妇人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每服3方寸匕,水2升,以文火煎至半,取清汁,温服,每日4次。

摘录《元和纪用经》

猜你喜欢

  • 辰砂膏

    《袖珍》卷三:辰砂膏药方名称辰砂膏处方瓜蒂3钱(末),密佗僧(研)2钱,朱砂半钱,片脑少许。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痔漏。用法用量干,津调贴;湿,干贴。摘录《袖珍》卷三《博济》卷三:辰砂膏药方名称辰砂膏处

  • 长寿粉

    药方名称长寿粉处方芡实8两,薏仁8两,山药3斤,糯米1斤,人参3两,茯苓3两,莲子半斤,白糖半斤。制法上药各为末。功能主治补益脾胃。主痨瘵。用法用量每日服1两,白滚水调下。如不欲调服,以水为丸,如元宵

  • 不二散

    《袖珍》卷一:不二散药方名称不二散处方人言1两(为末),飞面4两(与人言用水和软饼,锅内焙干为末),白扁豆末2两,细茶末2两。制法上同和匀。功能主治疟疾。用法用量每服小半钱,已前半日,用温茶调下,再用

  • 艾叶丸

    《圣惠》卷五十九:艾叶丸药方名称艾叶丸别名伏龙肝丸处方艾叶1两(微炒),黄连1两(去须,微炒),木香1两,地榆1两(锉),伏龙肝1两,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当归1两(锉,微炒),赤芍药1两,黄芩

  • 白术糖

    药方名称白术糖处方生白术30~60克 绵白糖50~100克制法先将生白术晒干后,研为细粉,过筛;再把白术粉同绵白糖和匀,加水适量,调拌成糊状,放入碗内,隔水蒸或置饭锅上蒸熟即可。功能主治健脾摄涎。适用

  • 立验散

    药方名称立验散处方芎藭3分,天南星(炮)3分,白芷3分,夜明沙(炒)3分,猪牙皂荚(炙)3分,白丁香4钱,百部4钱,藜芦4钱,草乌头半两,海金沙1分,砒霜(别研)2钱,荜茇2钱。制法上为散,与砒霜合和

  • 玳瑁郁金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玳瑁郁金汤药方名称玳瑁郁金汤处方生玳瑁3克(研碎)生山栀9克 细木通3克 淡竹沥20毫升(冲)广郁金6克(生打)青连翘6克(带心)粉丹皮6克生姜汁2滴(冲)鲜石菖蒲汁10毫升(冲)

  • 加味补益养血汤

    刘惠民方:加味补益养血汤药方名称加味补益养血汤处方生黄芪15克,党参15克,山药31克,白术15克,茯苓12克,砂仁12克,远志12克,柏子仁15克,炒酸枣仁25克,狗脊15克,枸杞子12克,菟丝子2

  • 黄灵药

    《灵药秘方》卷下:黄灵药药方名称黄灵药处方铅9钱,汞1两,雄黄1两,火消3两,枯矾2两,朱砂4钱。制法先将铅化开,同诸味为末,入罐封固,升打3炷香,擦盏火足,冷定取药,每药1钱,加乳香、没药、海螵蛸(

  • 芹菜益母汤

    药方名称芹菜益母汤处方芹菜250克 益母草50克 鸡蛋2个 油盐适量制法将上3味加水适量同煮汤,加油、盐调味。功能主治补血调经。适用于月经不调。用法用量每日分2次食,食蛋,饮汤。摘录《民间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