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双黄连口服液

双黄连口服液

药方名称双黄连口服液

处方金银花375g黄芩375g连翘750g

性状为棕红色的澄清液体;味甜,微苦。

炮制以上三味,黄芩切片,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并在80℃时加入2mol/L盐酸溶液适量调节PH值至1.0~2.0,保温1小时,静置12小时,滤过,沉淀加6~8倍量水,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再加等量乙醇,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用2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2.0,60℃保温30分钟,静置12小时,滤过,沉淀用乙醇洗至PH值7.0,挥尽乙醇备用;金银花连翘加水温浸半小时后,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蜜度为1.20~1.25(70~80℃测),冷至40℃时缓缓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5%,充分搅拌,静置12小时,滤取上清液,残渣加75%乙醇适量,搅匀,静置12小时,滤过,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入黄芩提取物,并加水适量,以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搅匀,冷藏(4~8℃)72小时,滤过,滤液加入蔗糖300g,搅拌使溶解,再加入香精适量并调节PH值至7.0,加水制成1000ml,搅匀,静置12小时,滤过,灌装,灭菌,即得。

功能主治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0ml,一日3次;小儿酌减或遵医嘱。

规格每支装10ml

贮藏密封,避光,置阴凉处。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黄耆柴胡汤

    《疡科心得集·补遗》:黄耆柴胡汤药方名称黄耆柴胡汤处方黄耆柴胡丹皮牛膝丹参黄芩荆芥防风山栀功能主治治风热之毒,侵袭足厥阴肝经,大腿内阴包穴生痛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疡科心得集·补遗》《疡科心得集·

  • 鸡腰膏

    药方名称鸡腰膏处方大鸡腰子1对(蒸熟去皮),枯矾3分。功能主治小儿胎毒及头、面、耳前、耳后一切湿疮,并羊须疮。用法用量共捣融,加顶上冰片1-2分,敷之。摘录《验方新编》卷十一

  • 独活续命汤

    药方名称独活续命汤处方麻黄(去根节)1两,人参(去芦头)1两,黄芩1两,芍药1两,芎?1两,甘草(锉,炙)1两,防己半两,杏仁(去皮,炒黄,细切)1两,桂1两,防风(去芦头)1两半,附子(炮,去皮脐,

  • 导痰救苦丹

    药方名称导痰救苦丹处方锦纹大黄4两(酒拌蒸,晒干),制牙皂2两。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伤寒瘟疫,不问传经过经;及大头瘟,目赤咽肿,烂喉丹疹,斑毒。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冷绿豆汤

  • 地罗甘桔玄冬汤

    药方名称地罗甘桔玄冬汤处方玄参2两,麦冬1两,锦地罗1两,生甘草1两,桔梗5钱,贝母5钱。功能主治肺痈。胸膈作痛,咳嗽尤痛,手按气急。用法用量水煎服。1剂消半,2-3剂全愈。摘录《洞天奥旨》卷六

  • 麦芽糕

    药方名称麦芽糕处方麦芽120克橘皮30克 炒白术30克神曲60克米粉150克 白糖适量制法先把麦芽淘洗后晒干;再取新鲜橘皮,晒干后取30克;然后将麦芽、橘皮、炒白术、神曲一起放入碾槽内研为粉末,与白糖

  • 豹骨木瓜丸

    药方名称豹骨木瓜丸处方豹骨4两,木瓜6两,黄耆8两,白芍8两,黄柏8两,当归8两,山药4两,锁阳4两,枸杞子4两,龟版4两,菟丝子4两,破故纸6两,杜仲6两,五味子6两,川牛膝1斤,熟地2斤。制法上为

  • 大橘皮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大橘皮汤药方名称大橘皮汤处方橘皮(三钱),滑石(四钱),茯苓(一钱半),木香、槟榔、猪苓、泽泻、白术,各一钱,官桂(半钱)、甘草(三分)。功能主治治湿热内甚,心腹胀满

  • 马通汤

    《普济方》卷三四四引《肘后方》:马通汤药方名称马通汤处方马通汁1升,干地黄4两,阿胶4两,当归3两,艾叶3两。功能主治妊娠卒惊奔走,或从高坠下,暴出血数升。腰痛损伤,下血不止。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取2

  • 橘皮煎圆

    药方名称橘皮煎圆处方当归(去芦.先焙)、厚朴(去粗皮.姜汁制)、肉苁蓉(酒浸.微炙.切.焙干)、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脐)、巴戟(去心)、阳起石(酒浸.焙干.研如粉)、石斛(去根)、牛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