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半硫丸

半硫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半硫丸

药方名称半硫丸

别名半桃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

处方半夏(汤浸七次,焙干,为细末)硫黄(明净好者,研令极细,用柳木槌子杀过)各等分

制法上药以生姜自然汁同熬,入干蒸饼末搅和匀,入臼内杵数百下,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除积冷,暖元脏,温脾胃,进饮食。主心腹一切痃癖冷气,及年高风秘、冷秘或泄泻等。

用法用量每次15~2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生姜汤送下,妇人醋汤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局方》卷六:半硫丸

药方名称半硫丸

别名半桃丸、硫半丸

处方半夏(汤浸7次,焙干,为细末)、硫黄(明净好者,研令极细,用柳木槌子杀过)各等分。

制法生姜自然汁同煎,加干蒸饼末入臼内杵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肾逐寒,通阳开秘,泄浊祛痰,止泻,润大肠;除积冷,暖元脏,温脾胃,进饮食。主肾阳衰微,阴寒内结,命门火衰,阳气不运所致虚人、老人虚冷便秘或阳虚久泻;脾胃气弱,津液停积,湿久浊凝,痰浊咳嗽吐逆;或湿阻三焦,二便不通;心腹一切痃癖冷气,;痃癖冷气吐逆;小儿泄泻注下,或手足冷者,亦治咳嗽;湿凝气阻,三焦俱闭,二便不通。

用法用量半桃丸(《三因》卷十二)、硫半丸(《良朋汇集》卷二)。

各家论述1.《温病条辨》:湿阻无形之气,气既伤而且阻,非温补真阳不可,硫黄热而不燥,能疏利大肠,半夏能入阴。燥胜湿,辛下气,温开郁,三焦通而二便利矣。

2.《成方便读》:此为命火衰微,胃浊不降而致,故以半夏和胃而通阴阳,硫黄益火消阴,润肠滑便,然后胃与大肠皆得复其常,所谓六腑皆以通为用也。

临床应用虚风便秘:吴,二气自虚,长夏大气发泄,肝风鸱张,见症类中,投剂以来诸恙皆减,所嫌旬日犹未更衣,仍是老人风秘。半硫丸1钱,开水送下,3服。

摘录《局方》卷六

猜你喜欢

  • 黛蛤散

    药方名称黛蛤散处方青黛30g蛤壳300g性状为灰蓝色的粉末;味淡。炮制上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功能主治清肝利肺,降逆除烦。用于肝肺实热,头晕耳鸣,咳嗽吐衄,肺痿肺痈,咽膈不利,口渴心烦。

  • 化瘀解毒汤

    王连舫方:化瘀解毒汤药方名称化瘀解毒汤处方京赤芍12克,败酱草50克,丹皮12克,蒲公英50克,金银花50克,木香10克,元胡10克,当归20克,桃仁0克,地丁30克,大黄10克(后下)。功能主治活血

  • 柳枝当归膏

    药方名称柳枝当归膏处方当归尾(尖细梢,水浸)1两,杏仁(浸,去皮尖)100个,黄丹(细研,水飞)6两,肥嫩柳枝3两半(切如一寸,水洗净,令干),肥嫩桃枝1两半(洗净,令干),芝麻油1斤。制法先令油热,

  • 抽薪散

    《古今医鉴》卷十二:抽薪散药方名称抽薪散处方熟地4钱,当归4钱,干姜(炒黑)1钱。制法上锉1剂。功能主治产后血虚发热。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医钞类编》:此以干姜之苦温为从治,收其净散之热,使归依于

  • 甘石膏

    药方名称甘石膏处方炉甘石(研)4两,代赭石(煅,醋淬7次,研)4两,黄丹4两(水飞过),白沙蜜半斤。制法上将2石研为极细末,次与黄丹和合,用铜锅将蜜炼去白沫,更添水5-6碗,熬沸,下前药,以文武火熬,

  • 附子续命汤

    药方名称附子续命汤处方麻黄(去节)1两,人参1两,黄芩1两,芍药1两,防己1两,桂枝1两,川芎1两,防风1两半,附子1两,杏仁1两,甘草4两,干姜1两。制法上除附子、杏仁外,共为粗末,后入二味令匀。功

  • 麻鸡丸

    药方名称麻鸡丸处方大麻子(炒过)、乌鸡1只。制法用大麻子和饭饲乌鸡,经1-2个月。如用,去毛粪,以乌豆1-2升同蒸烂,去骨捣烂为丸。功能主治一切疳积,骨蒸劳热,面黄瘦削,腹内腐块等。用法用量疳用随意汤

  • 甘草泻心汤加减方

    药方名称甘草泻心汤加减方处方生甘草9克,川连4.5克,黄芩9克,干姜4.5克,大枣5枚,制半夏6克。功能主治苦辛通降,清化湿热。主湿热生虫,上下相蚀,湿热阻络,气滞血瘀。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

  • 蓖麻酒

    药方名称蓖麻酒处方蓖麻子脂1升,酒1斗。功能主治猥退风,半身不遂,失音不语。用法用量上以铜钵盛,着酒中1日,煮之令熟。服之。摘录方出《千金》卷八,名见《圣济总录》卷十一

  • 龙脑天麻煎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龙脑天麻煎药方名称龙脑天麻煎处方甜瓜子(汤洗令净)、浮萍草(拣.洗净)、川乌(炮.去皮.脐)、地榆(去苗.刮削令净)、黑参(洗净.焙),各五十两。天麻(去苗)一百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