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化坚膏

化坚膏

《点点经》卷三:化坚膏

药方名称化坚膏

处方昆布海藻桃仁红花半夏乳香黄连大黄没药黄柏知母、寸香、瓦茎(煅)各等分,活脚鱼(不拘大小)1个,苋菜1把。

制法用清油(即芝麻油)1斤半,浸1日,熬枯去滓,以金丹6两收油用,贴时仍用寸香1分,掷入膏上。

功能主治肚腹坚,或浮起有形,或满腹行走,不时作痛,心胸胀闷,气胀吼喘。

用法用量用膏贴硬处。然后用攻破之剂,以硬变软为度。如坚又移别处,原贴之膏不动,另取1片贴之。

注意忌发物。

摘录《点点经》卷三

《中药制剂手册》引《天津市固有成方统一配本》:化坚膏

药方名称化坚膏

处方夏枯草6两,昆布6两,海藻6两,干姜3两,鹿角3两,五灵脂3两,甘遂3两,大戟3两,牡蛎3两,白芥子3两,雄黄3两,肉桂3两,麝香3钱,信石3两。

制法雄黄肉桂信石麝香单包;将夏枯草等10味,碎断,另取麻油240两,置于锅内,微热,将夏枯草等药料倒入,炸枯,捞除残滓,取油过滤,即得药油;炼油,下丹,去火毒。将上列雄黄肉桂信石3味分别轧为细粉;将麝香3钱研细,与雄黄肉桂信石细粉陆续配研,取膏油加热熔化,待爆音停止,水气去尽,晾温,兑入细料搅匀,将膏油分摊于纸褙上,微晾,向内对折。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坚止痛。主痰核瘰疬,乳核疮疖,红肿坚硬,疼痛不止。

用法用量用时温热化开,贴于患处。

摘录《中药制剂手册》引《天津市固有成方统一配本》

《中医伤科学讲义》:化坚膏

药方名称化坚膏

处方白芥子2两,甘遂2两,地龙肉2两,威灵仙2两5钱,急性子2两5钱,透骨草2两5钱,麻根3两,细辛3两,乌梅肉4两,生山甲4两,血余1两,江子1两,全蝎1两,防风1两,生草乌1两,紫硇砂6钱(后入)。

制法用香油5斤,东丹2斤半,将上药入香油内熬枯去滓,炼油,滴水成珠时下丹,将烟搅净后再下硇砂

功能主治祛风化瘀。主损伤后期,软组织硬化或粘连者。

用法用量敷贴。

摘录《中医伤科学讲义》

猜你喜欢

  • 柴陈化滞汤

    药方名称柴陈化滞汤处方柴胡、黄芩、半夏、甘草、陈皮、白茯、枳壳、厚朴、山楂、赤芍。功能主治疟疾发散之后,痰与食积,痰食在胃,荣卫从出之原闭塞不舒,肌表之中郁而生热,热多寒少,胸膈不宽,脉来弦滑者。摘录

  • 保肤膏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保肤膏药方名称保肤膏处方煅石膏31g,白及粉15g,密佗僧3g,轻粉3g,枯白矾6g。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慢性湿疹。用法用量有脓水淋漓者,可用药粉干撒创面;慢性湿疹,可加红粉0

  • 鸾凤散

    药方名称鸾凤散处方公鸡1只,用2腿骨共6节,烧灰存性。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淋血。用法用量每服1钱,黄酒调下。摘录《鲁府禁方》卷二

  • 夹棍软骨神方

    药方名称夹棍软骨神方处方川乌(炒存性)1两,草乌(炒存性)1两,猪牙皂(炒存性)1两,蓖麻子(去壳,炒)1两,飞面6面,狗油半斤(熬化)。制法上捣匀,作四饼。每饼中间包真麝香2分5厘,贴用刑处。功能主

  • 既济固真丹

    药方名称既济固真丹处方北五味子1两,白茯苓1两,附子1两,沉香1两,龙骨1两,苁蓉(酒浸1宿,如无以鹿茸酥炙代之)1两,益智仁半两,柏子仁(去壳,炒)半两,补骨脂(炒)半两,酸枣仁(去壳,炒)半两,金

  • 鸡肫丸

    药方名称鸡肫丸处方三棱(炒)20两,莪术(炙)20两,茯苓20两,白术(炒)20两,神曲(炒)20两,麦芽(炒)20两,青皮(炒)20两,砂仁20两,橘皮20两,香附(炙)20两,莱菔子(炒)20两,

  • 蚵蚾散

    《小儿药证直诀·附方》:蚵蚾散药方名称蚵蚾散处方蚵蚾(酒浸,去骨,焙)白芜荑(去皮)黄连(去须)胡黄连各45克青黛15克(为衣)制法上药研为细末,以猪胆汁、面粉和为丸,如粟米大。功能主治治小儿乳食不节

  • 阿胶煎

    药方名称阿胶煎处方阿胶2两(捣碎,炒令黄燥),薯蓣1两,白茯苓1两,天门冬1两半(去心,焙),贝母1两(煨微黄),酥1两,生地黄汁1升,生姜汁1合,白蜜2合,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研如

  • 除湿消风饮

    药方名称除湿消风饮处方当归4钱,川芎2钱,赤芍3钱,黄柏3钱,栀子3钱,胡黄连3钱,茵陈3钱,葳蕤仁3钱,苍术2钱(炒),防风2钱,白芷2钱,土茯苓3钱,薄荷2钱,泽泻3钱,草决明3钱,甘草1钱。功能

  • 独活当归汤

    药方名称独活当归汤别名当归独活汤处方独活8两,当归4两。功能主治产后中柔风,举体疼痛,自汗出。用法用量当归独活汤(《医略六书》卷三十)。各家论述《医略六书》:产后血虚亏乏,风邪袭入经中,营血不能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