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化瘀消坚汤

加味化瘀消坚汤

《美容护肤中医八法》:加味化瘀消坚汤

药方名称加味化瘀消坚汤

处方生地30克,丹皮9克,赤芍9克,蒲公英15克,蚤休9克,夏枯草9克,昆布9克,海藻9克,炒三棱9克,炒莪术9克。

功能主治凉血清热,消痰软坚。主脾胃积热,熏蒸于肺,痰瘀聚。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美容护肤中医八法》

方出《朱仁康临床经验集》,名见《千家妙方》卷下:加味化瘀消坚汤

药方名称加味化瘀消坚汤

处方生地30g,丹皮9g,赤芍9g,公英15g,蚤休9g,夏枯草9g,昆布9g,海藻9g,炒三棱9g,炒莪术9g。

功能主治凉血清热,消痰软坚。主囊肿性痤疮。脾胃积热,重蒸于肺,日久痰瘀积聚成疮。

临床应用囊肿性痤疮刘某某,男,21岁。1973年1月20日。3年来脸面经常出现痤疮,开始起黑头粉刺,面部油多发亮,并起脓疱及囊肿,痒疼相兼,挤出脓后形成疤痕疙瘩,时轻时重,缠绵不断。脉弦滑,舌质红绛。诊为囊肿性痤疮,治以凉血清热,消痰软坚。投以上方21剂,病情逐渐趋轻,囊肿较平,不起脓疱。后改成丸剂调服。

摘录方出《朱仁康临床经验集》,名见《千家妙方》卷下

猜你喜欢

  • 秘传敛瘤膏

    药方名称秘传敛瘤膏处方血竭轻粉龙骨海螵蛸象皮乳香各3克 鸡蛋15枚(煮熟,用黄熬取油20毫升)功能主治生肌完口。治瘿瘤用枯瘤药,其瘤自然枯落后,疮口来敛者。用法用量上药除鸡蛋油外,各研为细末,共再研和

  • 蟾宫丸

    药方名称蟾宫丸处方免2只(腊月8日刺血于漆盘内)。制法以细面炒熟和兔血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小儿胎毒,遇风寒即发痘疹,服此可免。主用法用量每服30丸,绿豆汤送下。每一儿食1剂。摘录《本草纲目》卷五十

  • 刺五加浸膏

    药方名称刺五加浸膏来源为刺五加经加工制成的浸膏。性状为黑褐色的稠膏状物;气香,味微苦、涩。炮制取刺五加1000g,粉碎成粗粉,加7倍量的75%乙醇,连续回流提取1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成浸膏

  • 发灰丸

    药方名称发灰丸处方小儿胎发(如无,以壮年无病人头发,剪下者为上,自落者次之。烧灰)。制法上为末,别用新取侧柏叶捣汁,调糯米粉,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小便溺血。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白汤送下;

  • 换肌散

    《卫生宝鉴》卷九:换肌散药方名称换肌散处方白花蛇黑乌蛇(各酒浸一宿)地龙(去土)蔓荆子威灵仙荆芥甘菊花 沙苑蒺藜苦参紫参沙参甘草(炙)不灰木木贼九节菖蒲天门冬赤芍药 定风草何首乌胡麻子(炒黄)木鳖子草

  • 三仙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三仙丹药方名称三仙丹别名长寿圆处方川乌头一两(生.去皮.作骰子块.用盐半两.同炒黄色.去盐),茴香(净称三两.炒令香透),苍术二两(米泔浸一宿.刮去皮.切碎.取葱白

  • 慢白汤

    药方名称慢白汤处方西党参9g,全当归9g,生白术9g,生黄耆15g,怀山药15g,云茯苓15g,熟枣仁15g,制首乌15g,银柴胡3g,炒白芍6g,大红枣6枚。功能主治补气血,益脾肾。主慢性白血病。头

  • 佛座须丸

    药方名称佛座须丸处方茯苓1两,黄柏4两,砂仁7钱5分,远志7钱5分,猪苓7钱5分,茱萸肉7钱5分,莲须7钱5分,菟丝子7钱5分,甘草8分。制法上为末,山药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梦遗。用法用量每服3

  • 茯苓导水汤

    《医宗金鉴》卷四十六:茯苓导水汤药方名称茯苓导水汤处方木香木瓜槟榔大腹皮白术茯苓猪苓泽泻桑皮砂仁苏叶陈皮各等分功能主治治妊娠水肿胀满,喘而难卧。用法用量水煎服。胀甚者,加桔壳;腿脚肿者,加防己;湿喘者

  • 加诃子四柱散

    药方名称加诃子四柱散处方人参(去芦)1两,白茯苓(去皮)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木香(纸包煨过),诃子半两(湿纸包炮,取皮用)。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脏腑虚怯,本气衰弱,脾胃不快,不进饮食,时加